中國專家和社會組織代表在聯合國論壇呼籲打擊仇恨言論

中新網日內瓦11月20日電 11月19日至20日,第十三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少數羣體問題論壇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中國專家學者和社會組織代表在論壇介紹了中國保護少數民族權利政策實踐,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打擊仇恨言論。

中國少數民族對外交流協會理事王碧琳表示,作為多民族國家,中國堅持維護民族團結,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堅決反對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及宣揚宗教極端思想、破壞宗教團結和睦的信息;網絡空間不應成為法外之地,要正確把握信息自由流動與國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有機統一,實現網絡空間的有效治理。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理事楊超結合自身經歷,介紹了中國藏族、白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實現脱貧、就業、接受教育等情況,指出某些國家社交媒體對中國民族政策的報道充滿仇視性偏見,與事實完全不符,社交媒體應用來傳遞事實真相,而非散播仇恨和煽動性言論,危害別國安全。

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劉東旭表示,中國具有包容民族多樣性的文化傳統,孕育了堅持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發展的理念,在中國法律和制度中得到充分體現;少數族裔或移民未得到平等對待的社會容易成為仇恨言論的温牀,美國非洲裔抗議活動導致社會騷亂正是美國因為不平等付出的沉重代價。

暨南大學教授鄭亮介紹了中國打擊網絡仇恨言論的做法,表示中國製定頒佈《網絡安全法》等網絡管理法規,切實打擊宣揚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視的言論,要求網絡實名註冊、互聯網公司對在其平台上發佈的內容承擔責任,中國政府在消除歧視和保護少數羣體權利方面展現了卓越領導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鍾新表示,仇恨言論所包含的民族、宗教、性別歧視言行都為中國法律所禁止,中國一些在美留學生曾因害怕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而不敢出門。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社交媒體需共同行動,限制仇恨言論傳播,面對流行疾病等全球性問題,各國人民同屬命運共同體。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王四新指出,世界範圍內針對少數羣體的仇恨言論日益甚囂塵上。在一些國家,少數羣體不僅受到言語侮辱,還遭受身體攻擊。前所未有的災難成為社交媒體仇恨言論滋生的土壤,而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卻保護仇恨言論散佈者,正因如此,美國政府及其領導人從疫情伊始就成為製造仇恨言論的“機器”,對有關國家人民和全世界造成了傷害,許多與會國家和非政府組織批評美歐國家存在種族歧視、“伊斯蘭恐懼症”、政治人物散佈仇恨言論等問題。(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5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專家和社會組織代表在聯合國論壇呼籲打擊仇恨言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