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水清岸綠 北上長江水已達飲用水標準
中新網揚州12月16日電 (記者 崔佳明)16日,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走進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江都水利樞紐。江都水利樞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7年多來,已累計向山東調水超47億立方米,相當於將5個駱馬湖或1.5個洪澤湖的蓄水搬運到齊魯大地。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沙盤1:2000 崔佳明 攝
江都水利樞紐位於京杭大運河、新通揚運河和芒稻河的交匯處,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被譽為“江淮明珠”。江都水利樞紐主要由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閘、3座船閘以及輸變電工程、引排河道等組成,共裝機33台套,容量55800千瓦。這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電力排灌工程、亞洲最大的泵站樞紐。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輸水,把長江水北送天津、東送山東半島,輸水主幹線全長1156公里,一期工程於2013年12月通水,年調水規模約90億立方米。
一江清水順利北送,抽水站功不可沒。現場一位工作人員説,一滴水,通過一個又一個泵站閘壩一級又一級提升,從揚州三江營長江干流一路北上,爬升13個台階到達黃河,之後向北送京津冀、向東達山東半島。
南水北調工程不僅要看“量”,更要重“質”。“國家花那麼大代價建成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就是要通過科學調劑,解決我國在水資源分佈上‘北缺南豐’的問題。”揚州市水利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力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運行平穩、水質穩定達標,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
“源頭”取水口水質全面轉好,其中Ⅱ類水佔比已達到90%以上。 崔佳明 攝
三江營既是淮河入江和江淮生態大走廊的核心區,又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為保障“一江清水北送”,揚州水文分局在調水主幹線(南起江都、北至寶應)設置了8個監測站點。“我們按照國家《水環境監測規範》,長年對水温、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等22項水質指標以及輸水量進行實時監測,確保往北輸送的每一滴水都是清的。”揚州水文分局相關負責人説,揚州調水主幹線全年監測到的水質均優於Ⅲ類,符合北送標準;長江揚州三江營調水水源保護區全年12個月水質均達Ⅱ類,已經達到飲用水標準。日前,江蘇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揚州分局發佈的2020年1-12月揚州市南水北調主幹線水功能區水質監測報告顯示,“源頭”取水口水質全面轉好,其中Ⅱ類水佔比已達到90%以上。
11月14日,航拍江都水利樞紐,水清岸綠美如畫。 孟德龍 攝
“目前,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為基礎的二期工程正在加緊規劃,二期工程預計將供水範圍線路進一步延長擴大到京津冀和雄安新區,新增供水量59億立方。”江都水利樞紐相關負責人説。(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