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擦亮雙眼 入手精挑細選

  汽車消費日益普遍,同時,汽車消費糾紛也成為易發問題。據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統計,2018年至2020年,該院審結的涉機動車交易糾紛案件中,汽車消費類案件佔七成。

  辦案法官介紹,其中,“約定高配,交付低配”的情況,在汽車消費類糾紛案件中比較常見。例如,在一個案例中,消費者與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簽訂了合同,約定購買一輛價格13.83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宣傳彩頁顯示該車輛續航里程為501公里。消費者提車後卻發現,車輛證明文件上標註的實際續航里程是476公里。

  電動汽車續航里程是衡量車輛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消費者購買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消費者認為這家汽車銷售公司的做法是虛假宣傳,於是到法院起訴該公司。法院經審理認為,汽車銷售公司在沒有充分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交付了低於雙方約定配置的車輛,違反了合同約定。

  汽車消費類案件的審理週期一般長於其他消費者權益案件。辦案法官介紹,汽車消費具有產品價值高、技術作業複雜、交易手續環節多、售後服務週期長等特點,加之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往往處於弱勢地位。比如,購車合同是消費者主張權利的重要依據。然而,在汽車消費中消費者往往不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購車經驗和法律意識,難以有效辨別合同條款中對自己不利的相關約定。

  對於涉及車輛質量的案件,法官指出,此類案件相比純粹的買賣合同糾紛來説要複雜得多,因為涉及技術因素往往需要鑑定、檢測來判斷問題所在。消費者維權過程中,無論是證據採集還是鑑定認證、責任判定等方面,往往耗時較長,這對於維權者來説,既費時又費力。

  法院調研還發現,在二手車市場,車輛來源不明、權屬不清、涉案車輛信息未如實告知買家等問題往往變成消費陷阱。

  據瞭解,近三年來,北京二中院審理的二手車交易案件中,因車輛權屬產生糾紛的佔45%。民法典規定,機動車的所有權從交付時就發生轉讓。只是未經登記不能售予第三人,車輛真實的權利人與登記的權利人常常不一致,這導致二手車在多次流轉中非常容易發生權屬糾紛。

  二手車一旦發生權屬糾紛,消費者將無法使用車輛。因此,法官提醒,消費者購買二手車時,除了要關注車輛質量和外觀,還應當注意審查車輛權屬,仔細查驗車輛的相關證明、權利憑證,儘量避免購買多次轉讓、權屬不清的車輛。

  眾多案例提醒消費者,必須關注汽車消費風險。首先,要擦亮雙眼,通過正規渠道購車。法官建議,消費者在對車輛進行精挑細選的同時,還應留存車輛購買、使用過程中的重要證據。對於銷售者作出的承諾,需要在書面合同中予以明確,對於自身特別關注的具體問題,更應明確約定。

  法官建議,應對二手車交易市場加強監管,出現糾紛後先協調解決。相關部門應制定統一的標準合同文本,進一步明確行業標準並加強監管,規範市場行為,為消費者查詢提供便利,讓汽車消費更放心。(記者 李萬祥 實習生 牛盈博)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8 字。

轉載請註明: 買車擦亮雙眼 入手精挑細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