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十六大年輕代表有哪些“小目標”

    中國青年報社黨委書記張坤是當年參加十六大報道的記者,他敏鋭地觀察到,站在新世紀航道上,“中國就是一個大磁場,一個充滿魅力的機會之地”。問到十六大代表們最關心的問題,格桑頓珠代表不假思索地説:“發展!就像報告中説的——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對於西部的雲南來説,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平衡的,更要加快發展,帶動各族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的目標!”

    採訪十六大,張坤的一個深刻感受是:今天的中國,給世界以巨大的想象空間,發展成為時代最強音。

    張坤觀察到,“財富”不再是個羞羞答答的字眼,而是和“小康”緊緊聯繫在一起,這成為十六大會場內外青年關注的熱門話題。很多年輕代表在暢想20年後小康社會的模樣,張坤在報道中記錄下他們的種種嚮往:

    湖北團最年輕的黨代表——28歲的山區小學校長鬍安梅説:“我最大的願望是,到了小康社會,農村人的生活能和現在城裏人的生活一樣。”

    安徽團最年輕的黨代表——28歲的武術拳擊運動管理中心教練員範雪平説:“從過去的追求吃飽穿暖、豐衣足食,到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追求生活品質的提高。”

    湖南團最年輕的黨代表之一——24歲的江華瑤族自治縣兩岔河鄉黨委副書記龍飛鳳説:“我最大的願望是能夠坐着自己的車,帶着筆記本電腦在車裏上互聯網,瀏覽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還能在網上購物、消費。”

    而今,藍圖化為現實,夢想已成真。

    十六大代表吳奇修,1987年北大畢業時主動申請到貧困山區扶貧,擔任村黨支部書記6年多,在建黨80週年時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光榮當選十六大主席團成員。

    十六大期間,吳奇修鄭重提出一個建議: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首先要取消農業税及附加費,讓廣大農民和農村地區享受公共財政的陽光雨露。

    3年後,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税條例》。從此,中國農民告別綿延2600多年的“皇糧國税”。這一重大決策,讓吳奇修為之擊掌,讓無數農民為之激動。

    巧合的是,先後擔任過縣級市、地級市市長的吳奇修,2016年擔任財政部農業司司長兼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辦公室主任,這個辦公室由國務院農村税費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更名而來。他在這個崗位上充分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的硬任務,着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打贏脱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推鄉村全面振興釋放改革新活力不懈努力,書寫了統籌城鄉發展新篇章。

    在記者的筆觸中,十六大上,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第一次”:民營企業家黨代表第一次登台亮相,“新社會階層”“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民生之本”“政治文明”等,成為會場內外的流行詞。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十六大報告源源不斷傳遞着國富民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強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4 字。

轉載請註明: 全面小康:十六大年輕代表有哪些“小目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