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展中心方艙今起分批交付,可供5萬張牀位
上海疫情防控正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國各方力量馳援上海,同上海人民並肩作戰、攻堅克難。數萬名各路建設者96小時晝夜鏖戰,投入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改造工作中。
國展中心方艙醫院於昨夜今晨完成最後的設備調試佈置等,今起正式開啓分批交付,預計可提供5萬張牀位,是目前上海最大的方艙醫院。
與疫情賽跑,早一點建成早一點啓用
昨天下午,國展中心方艙醫院8號館裏,中鐵建工南京分公司工會主席張曄敏正安排着工人作最後的地面標識施工。頂着黑眼圈的張曄敏沙啞着嗓子在現場指揮協調,轉身又蹲在地上反覆核對。“4月4日凌晨3點,在南京項目工地上接到援建上海方艙醫院的通知,第二天上午9點我們首批團隊就正式進場開工了。”作為在外工作的上海人,此次能為家鄉作貢獻,他很激動。
7號館、8號館改造工程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建設面積為13萬平方米,超過1.4萬張牀位。為了和疫情賽跑,所有援建人員沒想過在哪裏睡覺的問題。“根本來不及休息,早一點建成,就能早一點收治病患。兄弟們主動加班,實在累得不行就抱着睡袋找個角落眯一會兒”。
中鐵建工集團上海分公司黨委書記李廣彬介紹,4月3日深夜11點,接到國展中心建設任務後,公司立即啓動應急工作機制,迅速建立起綜合協調、工程、安保、後勤保障等工作專班,集中優勢資源和精鋭力量,組織近500名管理人員、4000餘名工人,籌集方艙隔斷1.44萬套、牀位及配套生活用品1.44萬套,投入上千輛大小型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24小時不間斷作業。
8小時完成設計方案,50小時隔斷整體完成,8小時安裝完成1082套集裝箱,累計完成電纜鋪設513.2公里,72小時完成1.8萬米給水管道施工,48小時完成588套給排水安裝,不惜一切代價,只為早日交付。
細節設計上,項目團隊保證使用功能的同時,高度重視細節品質提升。中鐵建工集團安裝負責人唐明晉介紹:每個牀位配備了3個五孔插座,一次性解決用電需求,每間場館台盆均配備小廚寶,24小時不間斷供應熱水。通過安裝雙向呼叫系統,為隔離人員與醫護人員搭建了無障礙溝通橋樑。
“我是黨員,就應該在更需要我的地方”
“接到公司援建通知,沒啥猶豫的,就是幹!”90後黨員崔罡鋒,是此次援建方艙醫院的建設者之一。4月5日上午,剛完成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交付的他就趕赴青浦區。
3月28日,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動員令,援建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本在松江區的家中陪伴妻子待產的崔罡鋒二話沒説,把愛人託付給父母就主動報名上了一線。“兩天後孩子就出生了,雖然不能在旁,但我是黨員,就應該在更需要我的地方。”崔罡鋒言語堅定。
中建三局承建國展中心3號館、4號館。該區域由兩個獨立病區組成,總面積約5.2萬平方米,可放置約7400張牀位。項目還包括16個護士站及相關配套用房。場內設置醫護人員清潔區、受限區、配套運輸通道等,場外配置醫護宿舍用房。昨天下午,3號館內已方艙林立,配置的都是專業醫用病牀,兩頭材質是PVC管,便於清潔消毒。牀頭配備了醫用儲物櫃,三層結構,還在牀頭配備了枱燈,便於病患不同的作息習慣。
在方艙醫院,排風系統將構成負壓區,室外空氣經殺菌處理後送入方艙,而室內污染後的空氣經過濾處理後排出室外,避免交叉感染。在這裏,中建安裝公司負責的排風系統由國展中心原來的排風管道改造而來,同時也是整個工程中高難度係數的施工內容。一根風管長達3.2米,直徑達1.8米,為便於施工、節約工期,提前將所有管道在加工廠中一次性製成後運至現場組裝,將誤差控制在毫米級,確保風管連接點“密不透風”。此外,管道落地支架安裝點需要與移動衞生間、台階等設施精準匹配,在衞生間尚未安裝就位的情況下,項目團隊將施工圖紙細化到400多個具體點位,精準定位落地支架。
現場場景令人振奮:一面面鮮紅黨旗下,工人搬運物品時發出的勞動號子聲、機械作業的轟隆聲交織;一個個奮不顧身、專心致志的投入身影,更傳遞出齊心抗疫的信心和力量。
作者:何易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