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叔寶
“全鋁車身”這個詞,這幾年裏被頻頻提起,像奧迪A8、Q7、R8、奇瑞捷豹路虎都以“全鋁車身”為宣傳的噱頭、好像在汽車界“全鋁車身”有着“神通廣大”的本領。“全鋁車身”真如我們想象中的哪樣美好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全鋁車身”。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兩個認知誤區。第一,目前根本就不存在“全鋁車身”,我們現在普遍稱為“全鋁車身”的車身,只是車身所用的鋁合金佔比超過了鋼的用量。
鋁製車身所用的材料並不是單純的鋁,而是鋁合金。鋁合金的強度能達到600MPa,介於優質鋼材和熱成型鋼之間,能量吸收性能更高,是車身變形區的理想材料。
鋁製車身的優點是什麼?
首先是實現輕量化,眾所周知輕量化一直是汽車行業中重要的發展方向,而採用輕質材料是輕量化的一個有效途徑。
第一,“全鋁車身”所帶來的輕量化優勢,也是實現車輛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車身變輕了,油耗自然會跟着下降,簡直是實現節能減排的“得力干將”。
第二,車身輕量化往往也能提升操控性能。在超跑圈有一句話很流行“寧少10kg,不多10馬力”,同樣的車型,圈速往往和整備質量成正比。並且車身輕量化還能減小慣性,從而有效縮短剎車距離,提高車輛安全性能。
第三,“全鋁車身”由於鋁材本身特性,它的表層會在空氣中形成氧化膜,從而提高汽車的抗腐蝕能力。對越野性能的SUV來説,這點非常實用,消費者可以不用擔心越野環境會對車輛底盤懸架等造成腐蝕、損傷。
第四,鋁可以循環利用。舉例説明:75%來自1888年的原鋁,目前仍然在投入生產運用。但是鋁材質在循環利用之前要細緻的挑選、分離,這仍然是一個技術難題。
這樣優秀的“全鋁車身”為什麼遲遲沒有普及?
第一個原因是鋁比鋼軟,前文説到鋁合金的強度能達到600MPa,而熱成形鋼材加熱前抗拉強度就已達到500-800MPa,加熱成形後則提高至1300-1600MPa,兩者之間的差距仍然難以跨越。
第二個原因是鋁合金板材的局部拉延性不好,容易產生裂紋。比如發動機罩內板因為形狀比較複雜,為了提高其拉延變形性能採用高樓鋁合金,延伸率已超過30%,但還是比鋼差,所以在結構設計時要儘可能地保證形狀不突變,讓材料容易流動以避免拉裂。
第三個原因是車身成本高、維修經濟性差。鋁合金車身比較軟,一旦發生碰撞就會發生形變,由於加工工藝的複雜,維修成本要比普通材料更高,並且普通的4S店只能進行小面積修復,一旦受損嚴重,“全鋁車身”可能就要直接報廢,很可能面臨買得起修不起局面。
至於運輸不便、尺寸精度不容易掌握、回彈難以控制等小問題就不再贅述了。
小結:
“全鋁車身”的優點與缺點我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不可否認,鋁合金很可能是車身材料發展的重要方向。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説,鋁合金可以用,但“全鋁車身”還為時過早。目前僅僅奇瑞捷豹路虎將“全鋁車身”打造為品牌基因。
未來或許“全鋁車身”會做到名副其實,但現階段選擇“全鋁車身”還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