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進入“降雨帶北擴”時期:“高温+南旱北澇”會是新常態嗎?
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從氣候變化的角度,北方的降水是增加的,南方區域的氣温升高是肯定的,因此以後北方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是較高的,南方發生類似今年這種高温炙烤的概率也是較高的;從降水的角度,雖然我國已經出現了“降雨帶北擴”的趨勢,但總體看,北方的降水量還是低於南方。
未來,北方大部分省份的降水是增加的,南方的氣温也是上升的,南方乾旱儘管還不能定義為一種趨勢,但個別年份個別區域發生乾旱的風險是存在的。所以,北方應增強防澇意識,南方則要增強防旱意識。“我活了60多歲,種了幾十年地,就沒遇到過今年這種高温乾旱的情況。”江西省瑞昌市碧盛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董事長範海南説。範海南介紹,碧盛聯合社共種植水稻1.5萬畝,其中有中稻也有晚稻,目前有30%的面積受旱。旱情太嚴重了,個別地塊竟然裂開了15cm的口子。當地一直在打井抽水,後來竟然把井打到了已經乾涸河牀的河沙上,一直往下挖河沙,挖到水後就用電泵往上抽。現在,瑞昌市農業農村部門正在引進種子,準備在絕產地塊上推廣種植蕎麥,而氣象部門也在積極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恆升鎮梓潼村黨員幹部和村民在大豆基地澆水抗旱。另一方面,北方部分地區降雨頻繁,也是源於氣候變暖的大背景。有數據顯示,氣温每升高1℃,大氣的持水能力會增加7%。也就是説,降水增加與氣温升高是同步的。1961年—2020年,我國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5.1mm。總體降水情況是南方不減、北方增加,民間有説法叫“降雨帶北移”,其實叫“降雨帶北擴”可能更準確。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紹,近70年來,我國主雨帶具有顯著的年代紀變化特徵。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雨帶主要位於黃河以北地區,表現出“北澇南旱”特徵;80年代開始,降水呈現南北兩條雨帶,其中一條雨帶位於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北部,另一條雨帶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即“南澇北旱”;近十年來,雨帶又開始出現明顯的北抬北擴特徵。北方降水呈增多特徵,既有全球變暖的影響,又與年代紀氣候演變有關。02南方之重慶——全市平均氣温31℃,最高氣温45℃,一半土地重到特重乾旱,2006年、2011年、2013年重慶也發生過嚴重夏伏旱重慶市涪陵區南沱鎮睦和村位於長江邊上,當地許多農民都種植枇杷、荔枝、龍眼、柚子、臍橙等水果,村民彭光瑤和老伴承包了連片果園,種植了1400多棵臍橙,是村裏的種植大户。早在6月雨水充沛時,彭光瑤就在自家廢置的榨菜製作池裏蓄上雨水。以往,天氣清朗十餘天便有一次降雨,存下來的雨水足以應付。可今年氣候頗為反常,直至7月中旬用完存水,仍不見降雨。彭光瑤着急了,開始用自來水澆灌果樹,一噸自來水得花3元。到了立秋以後還是沒雨,睦和村的其他村民坐不住了,都開始使用自來水澆灌。村裏種植户多,都用自來水澆灌後不久,自來水水壓跟不上,有些人家煮飯都成了問題,村裏只好組織村民從長江抽水澆灌。
江西省瑞昌市農民在為受旱的水稻田澆水。範磊 攝江西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胡菊芳介紹,自6月下旬開始,江西全省持續高温少雨天氣,尤其是7月下旬以來,全省高温範圍廣、強度大、持續時間長,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使得氣象乾旱發展迅速,7月底開始發展,8月初全省大部出現中度及以上氣象乾旱,至8月中下旬全省大部出現重度及以上氣象乾旱。6月23日—8月23日,全省平均氣温30.6℃,較常年同期偏高2.0℃,排名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1高位;全省有20個縣(市、區)日最高氣温創了年極端氣温新高,以修水縣42.6℃為全省最高,創江西省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6月23日—8月2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26.3mm,較常年同期偏少6.5成,排名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第1低位。胡菊芳説,如果單看平均數,近幾十年來江西的氣温和降水都是增加的。江西近60年來的平均氣温約升高了1.4℃,平均每10年升高0.234℃;近20年來全省平均每10年升高0.314℃;近20年夏季全省平均氣温變化不明顯,平均每10年升高0.08℃。江西近60年來的降水量增加183.6mm,降水量呈略增加趨勢,每10年增加30.6mm;近20年來的年降水量和夏季降水量較之前明顯增多,年降水量每10年增加105.3mm,夏季降水量每10年增加81.8mm。但另一方面,近20年來,江西已經遭遇了多次極端高温和嚴重伏旱,分別為2003年(6月—9月)、2007年(7月1日—8月13日)和2013年(7月至11月上旬,夏秋旱)。江西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處長羅冰為此建議,高温應該是江西重點關注的一個重大課題,應該繼續開展全省高温監測、深入開展全省高温風險預評估、提高高温預測準確率、開展精細化高温氣象服務、建立完善高温事件應對聯動機制。04北方之遼寧——進入2000年以來,遼寧省年降水量波動上升,2019年以來降水量連續3年偏多,今年入汛以來降水量553.8mm,比常年同期偏多4成8月26日,在記者採訪李中華的時候,外面的雨還在下,“這雨從5月23日開始下,斷斷續續,一直下到了現在。”他説。李中華是遼寧省昌圖縣陽宇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共有耕地2.26萬畝,其中種植玉米1.9萬畝,種植大豆3000多畝,其中有1000畝是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對着當地70年不遇的多雨季節,李中華的合作社一直在想辦法防洪防澇。在雨水來臨前接到氣象部門的預警後,就開始深鬆土地,深度達到了35cm,事實上就是給玉米的行間開了一條溝,可以滲水,可以透氣。玉米被淹後及時用水泵抽水,之後為了防治玉米生病,6月下旬開始噴施葉面肥和殺菌劑,7月中下旬開始噴施殺菌劑和殺蟲劑,為的是防治高温高濕容易發生的玉米大斑病、灰斑病、彎孢菌葉斑病等。瀋陽區域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倩告訴記者,進入2000年以來,遼寧省年降水量波動上升,且年際波動幅度增大,2010年是近60年來全省降水最多的一年(967.5mm,偏多323.8mm)。2019年以來降水量連續3年偏多。今年入汛以來,遼寧省降水量553.8mm,比常年同期偏多4成,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六多,1996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全省降水一致偏多,14個地市中,阜新市偏多1.4倍,其他13個地市偏多1—8成。比如昌圖縣,該縣氣象局局長王力介紹,近20年來,昌圖縣降水量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個別年份突破歷史極值,如2016年降水量968.7mm,為有歷史記錄以來降水最多年份;近20年夏季降水分佈不均,但總體呈上升趨勢。今年以來(1月1日—8月21日),全縣平均降水量已達702.7mm,比常年同期(471mm)多近5成,比去年同期(463.3mm)多5成。而在700mm以上的降水中,有615mm是降在了汛期(6月1日—8月21日),是由9次強降水過程造成的。過多的降水對遼寧農業的影響有利有弊。正面影響為雨墒充沛,有利生長;負面影響是積澇明顯,影響產量。
搶險人員在遼寧盤錦繞陽河左岸曾經的河堤潰口北段進行排澇作業。針對這種極端性天氣,遼寧以後該如何做好應對?李倩表示,要強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測,尤其要加強暴雨洪水等重大災害的實時監測能力,儘早發佈、精準預測、精密監測。同時進一步深入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評估研究、歷史事件分析總結和成因分析工作,為今後重大極端天氣事件的研判提供科學支撐。05北方之內蒙古——近10年來內蒙古降水明顯偏多,但增加量主要在夏季,今年春季以來內蒙古中西部發生了大範圍乾旱,乾旱程度與範圍均高於歷年同期,而進入8月份以後三次大區域大規模的降水,又使得部分地區變澇8月22日下午,王和義還在密切關注着當地的雨情。他是內蒙古烏拉特前旗農業科技創新園基地負責人,創新園共有7250畝土地,其中種植玉米3000畝、葵花1500畝、小麥1000畝、番茄1000畝,此外還有葫蘆、辣椒等。王和義告訴記者,今年8月份以前當地一直都很旱,許多靠黃河水澆灌的農户都無法播種,創新園因為採取的是膜下滴管的方法,所以才不誤農時地播下了種子。沒曾想到了8月份以後,連下了三場大雨,導致部分地塊受淹受澇。三場大雨分別發生在8月2日、8月13日和8月21日,其中前兩次的降雨量分別為60mm和40mm,而當地的年降雨量一般還不到200mm。“前兩場降雨都導致農田受淹,於是創新園買了14台抽水泵抽水,8月2日的降雨抽了兩天,8月13日的降雨抽了一天。”王和義説。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王鵬飛告訴記者,近20年內蒙古年降水量有明顯的增加趨勢,特別是近10年即2012年以來,除2017年降水偏少外,其餘年份均連續偏多。其中,呼倫貝爾市中南部、興安盟、通遼市東部增加趨勢較為明顯,平均每10年增加80mm以上。同時,近20年內蒙古夏季降水呈增加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25mm,特別是近10年增幅明顯。也就是説,內蒙古近10年的降水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即傳統上所講的北方“七下八上”(七月下半月至八月上半月)的雨季,而其他季節特別是春季,還會經常遭受旱災,從而造成同一年之內的旱澇急轉,比如今年就是這個情況。王鵬飛介紹,今年春季以來,內蒙古中西部發生了大範圍乾旱,乾旱程度與範圍均高於歷年同期。而進入8月份以後,內蒙古連續降了三次大區域大規模的雨水,有效解決了部分地區的旱情,同時也使得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的中心由抗旱變成了防澇。三次降雨分別發生在8月12日—15日、8月17日—19日、8月21日。所以,既要防旱又要防澇,應該是內蒙古農業生產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06未來,北方大部分省份的降水是增加的,南方的氣温也是上升的,南方乾旱儘管還不能定義為一種趨勢,但個別年份個別區域發生乾旱的風險是存在的。所以,北方應增強防澇意識,南方則要增強防旱意識。那麼,“高温炙烤+南旱北澇”會成為新常態嗎?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從氣候變化的角度,北方的降水是增加的,南方區域的氣温升高是肯定的,因此以後北方發生洪澇災害的概率是較高的,南方發生類似今年這種高温炙烤的概率也是較高的;從降水的角度,雖然我國已經出現了“降雨帶北擴”的趨勢,但總體看,北方的降水量還是低於南方,應該還是“北少南多”的大格局,但不排除個別年份個別時間段裏出現階段性的南旱北澇的情況,南方的旱災風險確實是存在的。針對當下南方的高温乾旱災情,農業生產上的補救辦法主要有三:有灌溉條件的地區,落實好深水降温、小水勤灌、流水散熱等以水調温關鍵措施;缺乏水源的地區,通過機械、機井等提水送水,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噴施葉面肥、抗旱保水劑等;受災較重甚至絕產的地塊,適時補種改種紅薯、雜糧等晚秋作物,適宜地區的中稻可割茬蓄留再生稻等等。
未來,考慮到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概率會逐步提高,還需從更廣闊的角度去謀劃,這個謀劃就是:北方地區要增強防澇意識,不能總覺得防汛防澇跟北方沒什麼關係;而南方地區則要增強防旱意識,不能總想着自己身處魚米之鄉,難道還能缺水?也就是説,不管是旱是澇都要做好應對極端天氣的準備。在北方增強防澇意識,需要逐步掌握防汛排澇能力,需要重新規劃建設水利體系,讓水利體系能灌也能排,甚至還需要重新規劃土地,比如在土地裏設置排水溝等;還需要適當推廣抗澇品種,並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抗澇栽培技術體系。那麼,南方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的防旱意識該怎樣增強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防洪抗旱減災中心主任呂娟表示,針對長江流域伏旱頻發的嚴峻形勢,建議進一步深入全面推行乾旱災害風險管理模式,科學佈局、合理推進乾旱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包括合理建立以抗旱應急備用水源為核心的抗旱工程保障體系,合理補充完善包括中小型水庫、引提調水工程和抗旱應急備用井等鄉鎮抗旱應急水源工程體系,加快農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設,以更加有效地應對和解決乾旱缺水問題。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正斌建議,隨着我國南方的乾旱風險增加,南方地區也應該發展節水農業,目前,雲南、貴州、四川、上海等地都有人在研究節水抗旱稻,這應該是南方節水農業發展的方向之一。此外,相關科學家已經在水稻抗高温基因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因為不同農作物在應對高温時有不同的臨界温度,比如小麥在26℃,玉米在38℃,水稻在34℃,氣温超過臨界温度,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減產。所以,水稻抗高温基因研究的突破,為以後培育抗高温水稻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從2021年開始,農業農村部門在新疆做抗旱玉米研究,我國玉米因旱災造成的產量損失達20%以上,抗旱玉米也是一個順應氣候變化的選擇。所以,在南方培育推廣耐旱耐高温品種,乃至逐步形成南方農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栽培模式,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當然,防澇意識也好,防旱意識也罷,還需要在全社會普及氣候知識及應對天氣災害的知識,包括市民和農民,包括幹部和羣眾。最簡單的,天氣預報的温度是指離地面1.5米的百葉箱裏的空氣温度,不是指地面温度,有些文章經常拿地面温度特別是大中午曬透的地面温度來與預報温度做比較,這本身就是不科學的。還有,應該是人工增雨,而不是人工降雨,在雲層具備降雨條件的時候,通過打入特定物質以讓更多的雲滴凝結並變大,從而使得降雨量增加,這是人工增雨的原理,如果雲層不具備降雨條件,人類是無法讓天下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幾率肯定會不斷增加,順應這種變化,並在實踐中不斷建立起新的思維方式,想出新的應對辦法,這應該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正路子!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