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的煩惱 留不留單一市場?英國還是很分裂
英國議會下院定於11日深夜就特雷莎•梅政府的“脱歐法案”舉行表決。
對於政府要脱離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税同盟的立場,英國企業和勞工界有不同意見。歐盟官員則早就表示,關税同盟不是英國“想進就進、説走就走”的地方。
英國的“脱歐”方案,如何才能擺脱“一廂情願”呢?
【“反對法案”等於“支持混亂”?】
英國議會對“脱歐法案”的辯論11日進入第二天,深夜的投票將決定這個方案是否繼續在立法層面上進一步推進。執政的保守黨不斷動員本黨議員務必悉數出席並齊心投票,確保議案通過。剛生完孩子半年的女議員安德烈婭•詹金為此提前終止產假,準備用嬰兒車帶寶寶上班,為議案投下支持票。
資料圖:當地時間3月29日午間,英國啓動“脱歐”程序的信函被遞交至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手中。由此,英國與歐盟之間的“分手”談判將正式展開。
反對黨工黨已表態將投反對票,除非保守黨政府願意對法案作出某些修改。雖然保守黨在下議院中佔微弱多數,但黨內也有一部分“親歐派”存在臨陣倒戈的可能。不過,一些“親歐派”議員已表示他們這回將配合政府,因後者承諾議會將有權審議後期對法案的任何修改意見。
按照路透社的説法,這個方案基本上是準備將歐盟的法律“複製、粘貼”到英國國內法中,以確保剛剛“脱歐”後的英國企業和其他相關機構不至於無所適從。
“對這個法案投反對票,意味着對一場混亂的‘脱歐’投支持票,”英國“脱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警告,“企業和個人公民希望能夠確信,“脱歐”之後我們的法律將不會有意料之外的變化。這就是這個‘廢止法案’所提供的保證。沒有它,我們會滑向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懸崖邊緣,這對誰都沒好處。”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陳琦分析,“脱歐法案”在英國國內存在巨大爭議,但如果被否決,確實會引發混亂和恐慌。因為保持“脱歐”前後法律的基本一致性對英國經濟和金融穩定非常重要,議案通過也將推動“脱歐”談判進入下一階段。
陳琦説,現在最嚴重的分歧點在於,由於歐盟法律法規過於龐雜,可能導致英國政府啓動“亨利八世條款”,即不經過議會的完全審議就制定法律法規。這在原則上是對英國代議制民主基本原則的挑戰。另外,考慮到英國存在地方性立法機構,如蘇格蘭議會,會使接下來的實際立法操作充滿變數。
【“要優惠不要規矩”,沒這好事】
英國工會大會(TUC)即將在布賴頓市召開年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提前獲得工會大會總書記弗朗西絲•奧格雷迪的主旨演講稿,其中對特雷莎•梅政府的“脱歐”方案大感不滿,認為政府“既想保留歐盟單一市場提供的所有好處,又不想受其規矩束縛”是不可能實現的想法,“無異於一封給聖誕老人寫的信”。
奧格雷迪將主張:留在歐洲單一市場,享有歐盟內免關税貿易,長期而言對英國工人是最佳方案。否則,英國工人將失去歐盟法律對勞工權益的保護,使“血汗工廠”重現英國。
不過,全國鐵路、海路與公路運輸工會(RMT)卻認為,留在單一市場將使英國被迫接受如鐵路私有化、允許僱用廉價勞工等政策,使英國工人利益受損。這一工會團體的總書記米克•卡什説,不退出單一市場,“我們的命運還會讓那些沒經過選舉的布魯塞爾(歐盟)官僚們牢牢掌控在手裏”。
作為歐洲單一市場成員,英國在享有與歐盟各國貿易免關税待遇同時,必須遵守“歐盟範圍內貨物、服務、資金與人員的自由流動”原則,意味着英國不能阻止歐盟成員國公民進入英國工作、居住,也不能自行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定。“奪回自主權”是促成英國選擇“脱歐”的主要動機之一。單一市場也志在移除各種非關税壁壘,因此歐盟實施統一的產品包裝、生產安全和質量標準規範。
愛爾蘭外交與貿易部長西蒙•科文尼10日在英國參加一場會議時,也勸説英國政府考慮繼續留在歐洲關税同盟內。
資料圖:英國首相特蕾莎・梅。
特雷莎•梅曾説,英國既然想拿回貿易自主權,就不能留在關税同盟。她希望與歐盟達成某種“關税協議”,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脱歐”後“儘可能無摩擦”的對歐貿易,比如給予英國北愛爾蘭地區小企業免税待遇,使之與愛爾蘭的跨境貿易順暢進行。但科文尼表示,這種安排似乎與歐洲單一市場的“整體性”無法兼容。
【“分手”的代價還是要付】
英國企業界一向對“脱歐”後的安排憂心忡忡。英國智庫“政府研究所”11日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若“脱歐”後重設海關報税機制,將使貿易企業每年增加至少40億英鎊(約合52.8億美元)的成本。
當地時間2017年3月13日,英國倫敦,民眾在國會大廈前聚集示威。英國議會上院投票通過“脱歐”法案,這為英國正式啓動“脱歐”掃清了法律障礙。英國首相在獲得英國女王授權後,即可啓動“脱歐”。
這份報告題為《“脱歐”實施中:海關》,指出目前英國共有18萬家貿易商僅在歐盟範圍內做生意。按英國政府估算,“脱歐”後海關一年將多處理2億份報税單,每次報税需花費20至45英鎊不等,一年下來成本總計將達40億至90億英鎊。
報告向政府建議:不在實體邊界設海關報税機構;保留對歐盟主要電腦系統的進入權限;與私營行業建立合作機制,協助適應“脱歐”後變化。它還指出,政府必須確保港口運營方、貨運企業和地方政府等相關方都做好應變準備,並與歐盟的貿易伙伴協調好,確保供應鏈不受嚴重擾亂。
“過去政府層面有任何變動,他們會有幾年適應期,如今他們只有不到20個月的時間做準備,而且還不清楚準備迎接的是什麼。變革要成功,取決於這些機構是否準備好(迎接變革),”報告説。
陳琦告訴新華社記者,對英國來説,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既享受優惠條件又不承擔義務”,但這樣的要求,歐盟想必不會答應,因為不排除其他歐盟成員國會效仿英國,發生連鎖反應,甚至導致歐盟解體。
陳琦認為,目前英國手中的談判籌碼不是很多,從“脱歐”談判進程看,英國也居於下風。如果英國想繼續享受關税優惠,在“分手費”和未來歐盟市場“進場費”問題上,估計會在最後向歐盟讓步。(沈敏)(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