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壩”“蒙窪”“蓄洪區”……
今年
這些詞語的熱度很高
被稱為“千里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
是蒙窪蓄洪區的進洪閘
通過開閘放水至蒙窪蓄洪區
削減淮河干流洪峯
(淮河大約90%的地勢落差,位於桐柏山區發源地到“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之間,隨後落差減小,這導致洪水快速下泄至此後,難以順暢流出。)
自1953年建成以來
這樣的開閘泄洪共有16次
每次開閘
都有效減輕了淮河干流的防洪壓力
今年夏天
淮河洪水來勢洶洶
(7月20日8時32分,王家壩閘開閘,紅色為當天的新淹沒區。)
時隔十三年
王家壩閘
再次開閘泄洪
頃刻間
滾滾洪流湧向蒙窪蓄洪區
(利用合成孔徑雷達衞星拍攝的蒙窪蓄洪區:開閘被淹沒後,蓄洪區與河道一樣佈滿水體、呈現為黑色,周邊淺色為土地或堤壩。位於洪水中的小亮點為莊台,面積稍大的淺色區域則為有保莊圩防守的大型居住區。)
不少網友留言“感謝你,王家壩”
而樸實的蒙窪人卻只有一個心願
望洪水儘快退去
他們相信
只要恢復生產
生活就會迴歸正軌
8月1日9時30分
經過12天的蓄滯洪後
蒙窪蓄洪區退水閘正式開啓
(8月1日,隨着退水閘開啓,蒙窪蓄洪區內的洪水逐漸退去。李程攝)
(利用高分辨率光學衞星拍攝的蒙窪蓄洪區:部分區域已經明顯退水。)
當地人有句俗語
“水退人進”
蒙窪人是這麼説的
也是這麼做的
(8月7日,蒙窪蓄洪區內退洪後,百姓正在補種。新華社記者水金辰攝)
(基於移動用户分析的7月24日曹集鎮居民手機信號圖。有色區域代表手機信號,信號密度越大,顏色越深。當時正值蓄洪期間,人們集中在地勢較高的莊台或保莊圩,在被淹沒的窪地沒有手機信號。)
(基於移動用户分析的8月14日曹集鎮居民手機信號圖。隨着洪水退去,人們四散開去,搶種補種,抓緊災後重建,手機信號分佈也更加廣泛。)
拾起農具
播下種子
蒙窪人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8月16日,退洪後的蒙窪蓄洪區鳥瞰。新華社記者水金辰攝)
不等不靠
從不服輸
這就是淮河兒女的堅韌
這就是自強不息的中國
出品
新華社安徽分社
聯合出品
新華社衞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瞭望週刊社
數據支持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與應用中心
中國移動安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