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在車市如冬季的上半年,並沒有聽到過任何關於華晨汽車的消息,無論是新車發佈還是新技術的誕生,在其他自主品牌在疫情之下,絞盡腦汁想要告訴市場自己做了什麼的時候,華晨低調至極。

近期,網上曝光了華晨汽車的消息。據消息稱,自8月份起,除中層及以上領導外,華晨中華其餘員工將放長假;另外,華晨汽車的新聞也出現在了資本市場。今年4月14日到5月28日,華晨控股已經多次登上被執行人名單,涉及欠款7000萬;7月9日華晨與遼寧交通投資訂立一份戰略投資協議,向其出售公司4億股股份,約佔該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7.93%。

【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這一系列的動作,都説明了一個問題,華晨汽車不僅很缺錢,而且開始走向衰敗。有人説,在3月份華晨中國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時不還説淨利潤為67.62億元嗎?怎麼現在出售普通股了呢?其實,表面看利潤數字確實好看但是實際卻不是這樣的。

背靠寶馬,卻從未站起

據瞭解,華晨中國2019年淨利潤得以正比增長,合資公司華晨寶馬的業績和銷量增長成為這家車企的"救星"。數據顯示,2019年華晨寶馬淨利潤和銷量分別為76.26億元和54.59萬輛,分別同比增長22.1%和17.1%。如果剔除華晨寶馬的淨利潤,華晨中國2019年淨利潤虧損達到10.64億元。

可以説,如果沒有華晨寶馬這家合資公司,華晨中國估計很難維持生存。

其實,自2003年華晨、寶馬聯姻開始,對於華晨汽車來説,寶馬就如同"救命稻草"般的存在。隨着寶馬3系、5系,還有寶馬X1的陸續國產,華晨寶馬不僅為華晨集團提供了巨大的銷量數字,更是華晨集團的利潤奶牛:2011年至2018年,華晨寶馬每年貢獻利潤額為17至55億元,在華晨集團淨利潤佔比從94.9%至119.6%不等。

【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但是,背靠着寶馬這顆賺錢的大樹,華晨汽車好像找到了靠山,不僅沒有積極吸取寶馬的經驗,反而靠着寶馬的“輸血”,過着看似舒服卻危險的生活。

前董事長祁玉民曾説,“寶馬先進的發動機技術真正投入到華晨,使華晨汽車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以技術換家用的汽車企業,實現了中國汽車工業來市場換技術的夙願。”基於這種邏輯,華晨汽車產品確實有亮眼時刻,但沒有核心技術,加之產品可靠性不高,華晨的每款車型都是曇花一現。

【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從產品上看,目前華晨中華終端只有中華V3和中華V7兩款車,而最新款也已經是將近兩年之前的事情,產品早已不適應主流市場的更新節奏,今年上半年華晨中華銷量僅為3186輛,綜合起來月均銷量在500輛左右。

面對時代的巨浪,被拋棄的永遠是沒有準備的人。隨着寶馬集團與華晨汽車的持股比例調整為75%與25%,華晨想通過寶馬分得的利潤,也將逐漸減少。

產品力,始終是華晨的硬傷

事實上,華晨和寶馬的合作,在2005年差一點被中斷。2005年12月,時任大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的祁玉民臨危受命,接手已經連續三年虧損的華晨汽車。上任後,祁玉民用價格戰打響了反攻的號角,2006年,華晨旗下汽車銷量逾20萬輛,同比增長71.4%,其中尊馳和駿捷銷售5.8萬輛,同比增長545%,華晨一舉成為汽車銷售增長冠軍。2007年,華晨中華銷量上漲,一舉扭虧為盈,祁玉民讓華晨汽車起死回生,寶馬的合作也就留了下來。

在華晨汽車“活下來”了以後,祁玉民的另一想法萌生出來:底盤是保時捷調校的;造型、內飾是意大利做的;發動機是和寶馬合作的。三大資源一整合,是不是一個好車就出來了?就這樣,華晨V5、華晨H系列轎車就出現了,想法雖好,但是因為始終拿不到核心技術,使用的都是寶馬上一代的技術,致使華晨在產品力上始終沒有獲得好口碑。這也使華晨的口碑一落千丈。

【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如今,臨危受命的祁玉民走了,華晨的未來,又在哪裏呢?

寶馬之外,華晨的計劃落空了

事實上,在寶馬之外,華晨也尋找過其他的“靠山”,但是它終究沒有明白靠人不如靠己的含義。

2017年底華晨與雷諾簽署合約成立華晨雷諾合資公司,很顯然,華晨是寄望於通過合資方式再來構建一條利潤鏈。不過成立兩年半以來,華晨雷諾並沒有導入雷諾車型。此前,華晨雷諾計劃在2023年推出全系列的輕型商務汽車,其中涵蓋小型、中型、大型廂式車輛等5款車型,但隨着東風雷諾的突然解散,華晨和雷諾這樣的“弱弱結合”,存在的實質意義還有多少呢?

華晨的未來在哪裏?

在當下的汽車市場,很難想象一個車企沒有潛心研究過核心技術,也沒有過戰略規劃和調整,它的未來會在哪裏。

誠然,寶馬還能夠繼續為華晨輸送利潤和新鮮血液,但是一個不夠努力和上進的合作伙伴,對任何人來説,都是拖累。如果這種狀態持續,華晨和寶馬的分手,幾乎是可預見的事實。

所以,華晨的未來,這一場仗能不能打贏?很難翻身。

寫在最後:

華晨怎麼了?這其實是個沉重的話題。

當前的車市環境下,自主品牌到底應該怎樣發展?前有吉利、長城等例子,後有華晨汽車這樣的反面案例。這其實給所有自主品牌敲了警鐘,自主品牌必須靠自己,擁有核心技術,獨立且強大,才是走在世界汽車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95 字。

轉載請註明: 【e汽車】華晨汽車還能挺多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