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哄娃是毀娃!聽到老人對孩子説這6句話,父母一定要阻止
當今社會,老人帶娃幾乎是大多數家庭的首選。尤其是當年輕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時,孩子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度過的。
老人帶娃很不容易,對此我們當然應該心存感激。但尊重、感恩不等於可以對原則問題妥協。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語言對孩子的影響力真的可以大到影響他們的性格形成以及心理健康。而這些“威力無窮”的語言,很多時候正是老人們常掛在嘴邊卻不以為然的“口頭禪”。
所以,當聽到老人對孩子説這幾句話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阻止!
1、xxx,再不聽話我就……
這個句式別説是老人,年輕的父母們也經常用。尤其是孩子淘氣不聽話時,我們免不了吹鬍子瞪眼地恐嚇他們幾句:xxx,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從樓上扔下去;xxx,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xxx,你再不聽話,我就去給別的小朋友當奶奶……
一般來説,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分為四個階段:無條件接納、嘗試分離、嘗試獨立、建立安全感。而無條件接納是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
如果我們總是用“我不愛你了”“我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對孩子進行“威脅”、“恐嚇”,他們就會在“無條件接納”上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安全感就會出現問題。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很“粘人”,缺乏自主能力,愛嫉妒,佔有慾強等。
2、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你……
人人都想將孩子培養得獨立自主,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失望地發現,孩子雖然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但是自理能力還是很差。
如果在孩子年幼時,家裏的老人經常對孩子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你……這可能就是造成孩子無法自理的原因之一。
我們不難理解老人因為心疼孩子,想事事代勞的心理,但是老人的這種“溺愛”會剝奪了孩子許多鍛鍊成長的機會,會在無意識中扼殺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別碰……別動……離遠點……
如果真的有安全風險,那麼這樣説一點問題也沒有,畢竟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這裏説的是一個“過度保護”的問題,許多老人為了讓孩子避免“意外”,哪怕是在安全措施非常有保障的前提下,也總是阻止孩子去對新事物進行探索。例如這裏不可以摸,會有細菌,那裏不可以碰,太髒了……
這種特意強調的安全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觸覺剝奪的問題。
在所有的感覺信息中,觸覺刺激的頻率最高,每天都會有無數的觸覺信息不斷輸入我們的大腦。如果孩子的觸覺不足,會影響他們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如出現感統失調、大腦的分辨能力弱、肢體不靈活等問題。
4、快叫叔叔阿姨!害什麼羞啊!沒有禮貌!
這句話兜媽也是經常能夠聽到,尤其是剛見面時或者道別時,很多老人都會推着孩子説:快和叔叔阿姨打個招呼,不喊人是沒有禮貌的!
不打招呼就是沒有禮貌嗎?未必!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有的孩子天生熱情活潑,愛社交,打招呼對他們來説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但是有的孩子性格沉悶,慢熱,對於陌生人他們會感覺到緊張,無所適從,甚至是一次與緊張情緒糾纏的艱難搏鬥。
如果我們不能夠正確觀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強迫孩子打招呼,有可能引發他對這件事情的逆反,如果我們因為孩子拒絕打招呼就給他們扣上“不懂禮貌”的帽子,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焦慮,甚至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能力。
5、孩子還小,不懂事
兜媽有一次在小區裏散步,看見一個小男孩故意將一個小姑娘推倒在地,而且堅決不肯道歉,小姑娘的媽媽當然不樂意,於是找到小男孩的奶奶説理,結果老人家無所謂一笑,都是小孩子嘛,不懂事……
這類老人就是典型的把“孩子小”當成了孩子犯錯的理由和寬恕原因。結果越是這樣庇護,孩子越是沒有是非觀,越是我行我素。
孩子小就真的不懂事嗎?當然不!
我們會發現,一個3歲大的孩子就已經會觀察大人的表情、臉色了,4歲的孩子會根據父母説話的口吻來調整自己的態度,孩子其實是非常聰明的,他們的學習能力遠遠超過成人的想象。所以老人也好,父母也罷,當孩子犯錯時,一定要態度嚴肅地及時糾正,絕不能自欺欺人地以為孩子年紀小,一無所知。
6. 沒事,拿一個嚐嚐吧!
這句話常常發生在超市的散裝食品區。
當老人帶孩子逛超市時,路過那些散裝的葡萄乾、餅乾、果脯花生區,小孩子常常會對這些裸露在外的食品產生非常強烈的好奇,不是想用手去摸一摸,就是想拿起來塞到嘴巴里。
此時,很多老人的做法是悄悄拿起一兩粒,替孩子塞到嘴裏:沒事,拿一個嚐嚐吧!
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裏的東西“不需要付錢就可以吃”或者“只要拿的不多就是可以的”,長此以往,孩子貪小便宜的心理就這樣形成了,如果更過分一些,就和“小偷”沒啥區別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一定要出面阻止,告訴孩子沒有付錢的商品是絕對不可以吃的,也要適時地多和老人溝通,讓彼此的消費觀能夠儘量靠近。
平心而論,老人照顧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兒,但是遇見一些的確需要糾正的地方,作為年輕的父母,我們也要和老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在這個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對老人的提醒要簡單扼要,不要過多囉嗦,多將權威人士的觀點分享給老人,讓兩代人在育兒上多有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