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刻記光榮 見證變遷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綜合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條棉紡路,從東到西,不過3公里,卻像長長的時光隧道,在每一個時間站點,標註鄭州人近70年的輝煌與夢想。

起點站,有一個帥氣的小夥兒。他揹着臉盆,手提木箱,風塵僕僕從上海趕來,支援建設。此時,新中國成立不久,“一五”計劃正在實施。在他眼前,一個個棉紡廠拔地而起,10萬紡織工人穿梭忙碌。

中途站,有一羣勤勞的鄭棉職工。面臨廠子效益下滑,他們揮淚“下崗”,相互告別,從此改變了人生方向。不少人做起生意、辦起新廠,闖出一片新天地。

新站點,有一個宏大的保護計劃。國家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生活秀帶”。鄭州籌劃全面改造鄭棉三廠家屬區,建設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讓昔日的棉紡城更加鮮活……

輝煌

5個廠一年生產的棉布,可供1億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

“正趕上下雪,鄭州的天冷,心也涼了。”1954年,19歲的上海青年袁鴻崗走出鄭州火車站,深一腳淺一腳趕到駐地——幾個搭在荒地的蓆棚,真想掉頭回去。

創業激情留住了他。“一五”期間,國家規劃在北京、鄭州、西安、石家莊、邯鄲、咸陽建設“六大紡織基地”。從1953年到1958年,來自四面八方的工人晝夜奮戰,以一年一個廠的速度,一口氣建起了5個大中型棉紡織廠。一廠、三廠、四廠、五廠、六廠,像五姐妹一樣,一字排開。北邊廠區,南邊生活區,中間一條小土路。後來,這條小路被命名為棉紡路。

袁鴻崗進了剛剛建成的鄭棉三廠。新的棉紡廠承擔着“解決全國人民穿衣問題”的重任,一投產就高速運轉。袁鴻崗被分到了細紗車間。24小時,機器不停,人員三班倒。有人專程從食堂送飯,“接班的人不來,不能撒手。晚來仨小時,就晚下班仨小時”。

1958年,三廠生產的布走出國門,開啓了河南省紡織品出口的先河。很快,四廠自行研製成功新中國第一台無梭噴氣織機,改變了上千年來用梭子引緯織布的歷史。五大國棉廠一年生產的棉布,可供1億人口每人做一套衣服。

1983年,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袁鴻崗出任三廠廠長。此時,國棉廠經歷陣痛,必須進行體制改革、技術改造。他和班子決定,將廠裏一半細紗機換成新的,依靠質量、信譽重新贏得市場。“細布在全國獲獎,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税利從200萬、1000萬,直到6000萬左右。”到1985年,鄭州累計開辦133個紡織企業,擁有50萬紗錠、1.5萬枱布機、14條印染線,形成門類齊全的紡織工業體系。

從1951年到2009年,國家對鄭州紡織工業投入不到5億元,同期財政税利100多億元,佔鄭州市同期財政收入的一半。

上世紀90年代末,隨着市場變化,棉紡廠效益越來越差,先後走向破產、搬遷。“我1995年退休,沒有回上海,而是留在鄭州。畢竟,這有我們的光榮和夢想。”袁鴻崗説。

執著

立足棉紡路的“根”,棉紡人自謀職業,從未曾放棄

李賓的父親1958年到鄭州,在四廠幹到退休。1987年,李賓同樣進了四廠,在車間搞維修。在廠裏,他結識了高紅蓮,很快結婚生子。

然而,廠子的效益逐漸變差。2008年,李賓像大批職工一樣,被“買斷工齡”,自謀出路。

五大國棉廠開始被拍賣、收購、改組。

“一開始害怕。沒飯吃了,可自己除了織布,啥也不會。”李賓夫婦再三合計,家裏欠了3萬多元外債,再不能坐等。兩人決定,賣涼皮。

見李賓第一個“吃螃蟹”,大家開始各尋門路。而今,鄭州人談論的美食,不少是這時候興盛起來的,如四廠的咖喱燴麪、三廠的燴羊肉和馮記餃子……

為了多掙錢,高紅蓮開始學做肉夾饃,一邊賣一邊改良,創出獨特的風味。

當工人時,高紅蓮負責驗布,質量意識很強。她賣肉夾饃,選用好原料,打造金招牌。從小推車到簡易房,從正規門面到十多家加盟店,“高記肉夾饃”在鄭州西區聞名遐邇。

“無論走到哪裏,棉紡路永遠是‘根’。守着‘根’,心裏踏實,從不會放棄。”李賓説。

振興

保護利用紡織工業遺產,讓老工業區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

“定位是都市歷史街區步行街,突出‘歷史記憶 時尚地標’,‘白天休閒 夜經濟’。”

“總體設計展示棉紡路歷史,沿街路面修舊如故、補舊如故、建新如故。”

“沿三廠的街道,穿過棉紡路,要和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連起來,才有整體感。”

“要體現鄭棉人的記憶符號,不然回來找什麼?更要體現紡織工人的精神,不然就丟了‘傳家寶’。”

…………

棉紡路街道辦事處的會議室裏,一場熱烈的討論正在進行。參加者有鄭棉三廠老職工、設計人員、政府領導。主題是:鄭棉三廠家屬區改造。

空中俯瞰,66年前建成的三廠家屬區設計風格為蘇聯老式建築,青磚紅瓦,多層樓,帶煙囱。整齊劃一、造型別致,與周圍的高樓形成強烈對比。

“這是當時的地標性建築。很多地方還是平房時,我們就住進了小樓。”85歲的三廠老幹部盧法舜説。棉紡路上,只有三廠“蘇式風格建築羣”保留下來,2008年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列入鄭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錄。

三廠生活區對面,一座高大的石質建築傲然挺立在一羣現代化的高樓中。紅色大門上立着4個金色大字“鄭州三棉”,門兩邊仍保留標語“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走進大門,三廠老辦公樓保存完好。經過寬敞大廳,順樓梯向上,一間間辦公室、檔案室、職工調解辦,好像仍在忙碌。辦公樓後,留有一排老廠房,舊織機、生產調度牌,講述一個個生產車間的故事。這裏,將建成鄭州紡織工業遺址博物館,永久保存棉紡城的歷史。

然而,當年的樓房不可抗拒地老去。家屬區內,地下管網老化,物業管理缺失,私搭亂建、垃圾外溢、沿街佔道、亂扯亂掛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開了18年便利店的段成鋼,年年看到新變化。這些年,拆違章建築,清生活垃圾,加裝門禁、智能電動車棚,增設文化宣傳欄……鄭棉小院煥發生機。

今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發《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推進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更好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建設,培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以文化振興帶動老工業城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鄭州市計劃投資14億多元,綜合改造三廠特色歷史文化街區。與此同時,大規模開展老舊小區改造:修復樓頂、改造管網、鋪設道路,老化的基礎設施在更新;增加老年活動中心、兒童樂園、小遊園,新的服務功能在完善。

順着棉紡路走一走,一個個遊園翠竹挺拔、鮮花盛開。鐵藝文化牆上,鏤刻着不同時期的鄭州規劃圖,展現“棉紡城”的變遷。年輕人下了班,經過這裏,點上一碗熱騰騰的燴麪;老人三三兩兩圍坐下棋、聊天;孩子們推着玩具車,“呼笑”而過。

“這條街熟人多,人情味濃,充滿‘人間煙火兒’,讓鄭棉人留戀不捨。”段成鋼説。

圖片説明:

圖①:鄭棉職工的光榮證、喜報。

圖②:改造後的棉紡路小院。

圖③:鄭棉三廠大門。

圖④:鄭棉職工用過的水壺和茶杯。

圖①圖②圖④為本報記者馬躍峯攝,圖②為趙永平攝。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