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花17萬購得乾隆御筆真跡, 轉手賣了八千萬, 農民怒而報警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如今生活好了,古董交易也異常火爆。高回報意味着高風險,古董市場贗品橫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賠的血本無歸。行外人只能尋求專家的幫助,請他們辨別真假,於是古董鑑賞行業也跟着興旺起來。但是,一些心術不正的專家卻趁機坑蒙拐騙,低進高出,令人氣憤不已。
鄭州市民朱雲就遇到了這樣的糟心事。前幾年,朱雲帶着他家傳的古畫《嵩陽漢柏圖》來到《華豫之門》請專家鑑賞。鑑定專家劉巖見到這幅畫後並沒有當場鑑定,而是請朱雲到他下榻的賓館詳談。
來到賓館後,劉巖告訴朱雲,這幅畫雖然有乾隆的落款,但並不是乾隆的真跡。市場上像這樣以假亂真的贗品有很多,市面上也就值三萬左右。不過,這幅畫也是出自名家之手,他能找到買家,大概能比市場價高三五萬。
朱雲聽了十分心動,就在劉巖的撮合下,以17萬元成交價賣給了一位程姓商人,並在劉巖的見證下籤訂了買賣合同。誰知第二年,朱雲在一本《古代書畫鑑賞》中見到了這幅畫,確為乾隆真跡。朱雲暗道不妙,連忙上網查詢。查到的資料更是讓他目瞪口呆:在他賣畫後的第二個月,《嵩陽漢柏圖》就在北京拍出了8736萬元的天價!
朱雲捶胸頓足,後悔不迭,一紙訴狀將劉巖告上了法庭。朱雲説,當時劉巖一口認定畫上的落款是收藏人的閒章,沒什麼價值,還主動給他們介紹買家。由於被誘惑,他放棄了鑑寶,最終在被騙的情況下做出錯誤決定。劉巖的行為存在欺詐嫌疑。
作為鑑定專家,劉巖參與了整個賣畫過程,對朱雲的説法一口否定,説雙方買賣都是自願的,跟他沒有關係,而且當時也沒有説畫是假的,不能輕易下結論。買家之所以能賣出八千萬高價,其實是買家在花錢炒作,自己賣給自己。
消息傳出後,輿論一片譁然,有人認為是專家騙人,一定要嚴懲;也有人説古玩交易就是賭博,東西一出手就和自己沒關係了,吃多大虧都得認,這叫“打眼”。由於朱雲和劉巖各執一詞,沒有確鑿證據,案件至今毫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