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發展幾千年來,幾乎一直都處在“你打我,我打你”的狀態裏,尤其是歐洲,只要那個國家稍微領先一步,很快便會掀起戰爭。當今世界,是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終受益者,一舉奠定了全球制霸的基礎。不過,這要是放在200年前,美國還遠遠排不上號,因為那時候打遍全球的,是英國。
眾所周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資本的原始積累為英國的工業化開闢了道路。不久之後,蒸汽機、青黴素、噴氣式發動機等先進科技紛紛面世,處在同一時代歐洲大陸上,英國一家獨大。又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英國的軍事水平遙遙領先,不斷膨脹的野心不再滿足於國內發展,他們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於是,英國將觸手伸向了周邊國家。
1801年,英國率先向愛爾蘭出手,將其吞併之後,英國的名字也改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隨後,英國又對亞洲出手,佔領了印度、東南亞諸多國家,但卻遲遲不敢對中國出手。不過,在海外擁有無數殖民地的英國,成為了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19世紀初時,英國已擁有4-5億人口,336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佔據整個世界的四分之一,號稱“日不落帝國”。
到了19世紀中葉,英國在伊朗、南非、埃及、東非、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都有殖民地,在世界各處進行着貿易往來。據統計,在英國的巔峯時期,世界上90%的國家都曾是他們的殖民地,僅有22個國家得以倖免。直到19世紀70年代以後,英國的工業壟斷地位才被打破,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紛紛崛起,將英國這個耀眼的“太陽”打了下來。
可是,為何英國的殖民統治已經幾乎覆蓋了全世界,但卻沒有幾個國家仇視它呢?而且當初深受其害的印度反而將英國的殖民視為一種榮耀,甚至還有印度人稱,他們的語言才是真正的英語,比現在的英國人説得都正宗,這是怎麼回事?實際上,英國進行殖民的幾百年,始終奉行着一個原則: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作為歐洲海外孤懸的一個島嶼國家,英國絕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一個超級強權,所以他才會在16世紀針對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17-18世紀大搞反法同盟,在沙俄崛起之後,又與沙俄對戰,德國趕超之後,有聯合之前的死對頭——法國,共同打擊德國……不過,雖然打歸打,殖民歸殖民,但英國永遠不會趕盡殺絕,它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善待”戰敗國的國家之一,就像《潛伏》中謝若林説得那句話一樣:如果你一槍沒把我打死,我又活過來了,咱倆還可以做生意。
再者,英國的殖民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先進科技,對那些國家來説,英國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極大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最後,英國的認錯態度還算端正,二戰之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英國也沒有多加阻攔,而是給予了它們充分的尊重。在英國人心中,這只是無關緊要的一戰罷了,他們只是為了“做生意”。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