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近海邁入遠洋,現如今的中國海軍實力,能不能在大洋一戰?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綜合

中國海軍在創立之初,實力是非常弱小的,甚至可以稱之為是一支"近海"海軍。但是,隨着數十年的發展,現如今的中國海軍一改過往的弱小,走向了強大,海軍的作戰實力和戰艦的質量和數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那麼,以現如今中國海軍的實力,能不能實現在印洋海域一戰的實力?或者説,中國海軍能不能在印度洋海域打贏一場現代化的海戰?


現代海戰和過去的海戰不同,對各艦種的配合有着極高的要求。目前的中國海軍現役先進主力戰艦有2艘中大型滑躍甲板航母,可載各式艦載機70餘架。055驅逐艦服役1艘,052D驅逐艦服役11艘。如果再算上快速戰鬥支援艦(大噸位綜合補給艦),電子偵察艦,船塢登陸艦等,中國海軍的各方面實力在全球範圍內是位於前三位的存在。如果單單在印洋海軍作戰的話,毫無疑問是可以的。當然,能不能打贏還需要看對手的實力。如果是印海軍的話,那麼打贏是沒有問題的。


印海軍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的發展偏離了海軍的根本宗旨。所謂海軍,並不是比拼誰的擁有艦船數量多,而是從三個方面考慮。首先,這個國家的工業能力和經濟能力能不能滿足快速爆產的需求。艦船是脆弱的,尤其是在面臨先進導彈武器時,一旦被擊中,即使不被擊沉也會遭受難以快速恢復戰力的重創。其次,這個國家的人才儲備能不能經得起戰鬥的消耗。二戰時期的舊日本艦隊在戰鬥後期,精英海軍航空兵和艦員損失殆盡。即使強行徵用和改裝戰艦來使用,也難以組湊一個合理水準的人員去操作這些武器。最後,在遭受如此慘重的傷亡之後,印還有沒有繼續消耗的實力?説白了,海軍就是比"誰沉的起,誰死的起,誰耗的起"。


與印不同,中國海軍各方面實力水準已經大幅度超越。目前,中國海軍的船廠內最少有2艘以上的航母在建造,有不低於2艘以上的4萬噸級兩棲攻擊艦在海試/舾裝和建造,不低於8艘數量的055驅逐艦在海試/舾裝和建造,有不低於20艘以上的052D及其改進型在海試/舾裝和建造。這樣的規模陣容還並不是中國海軍的全部實力。按照中國的工業能力,在短時間內發動工業機器的話,這些數字都會成倍增長。只不過,這樣的爆發式產量帶來的是龐大的消耗,如果戰鬥進行的過於順利,那麼多餘建造出的戰艦就"過剩"了。


二戰結束時,美國海軍就出現了艦船大量閒置的問題。當時,美國海軍以租賃,轉售,贈予之類的形式向國外輸出了數百艘各式戰艦。這些戰艦在建造時都花費了昂貴的資金和工業產能及資源,但是隨着戰局的順利進行,反而成為了美國海軍手中"閒置"的多餘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