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哈佛心理學家提醒你,這4個細節,表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

由 完顏翠琴 發佈於 綜合

  世界孩子千千萬,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脱穎而出成龍或成風,其中還存在着篩選淘汰機制。

  或許是因為激烈的生存競爭導致孩子心理防線脆弱,也或許是因為父母的強勢蠻橫讓孩子感到絕望,導致孩子很容易陷入自卑深淵難以認識到自身價值。

  而且根據哈佛著名心理學家分析,超80%的青年犯罪源頭都是來自於孩子的自卑,所以為了孩子的心理成長,父母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自卑感體徵和症狀。

  案例:

  33歲的安心和丈夫經營着一家小餐館,每天早出晚歸辛苦賺錢供養兒子上學。因為沒有受過教育的緣故,安心和丈夫將讀書當作兒子出人頭地的唯一機會,所以對兒子的學習非常嚴格,成績必須在班級前5名,否則回家就要接受懲罰。

  前幾天開學摸底考試,兒子考試竟滑到了15名,可把父母氣得不輕,操起鍋鏟對着孩子就是一頓打。

  而顯然對這種教育方式習慣了的兒子一聲不吭,低着頭一邊恭順接受父母的教訓,一邊聽着父母“你這沒用的東西,浪費老子的錢”的尖鋭惡語。大概半小時過去後,打完孩子的父母還不解氣,直接將電話打給孩子班主任。

  老師解釋説:“學習成績下降主要是因為太自卑!這次考試作文要求學生脱稿演講,可他根本不敢上台,這也就導致他的作文得了0分!父母不要光想着打孩子,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否則就算考了第一又有何用呢?”

  聽到老師的話,安心夫妻並沒重視老師的言外之意,反倒一個勁怒罵孩子“你膽子是紙做的嗎”、“真是丟臉玩意”等。可光是看着孩子低垂着頭的孤僻模樣,很顯然孩子已經被父母的養廢了!

  通過哈佛心理學家肖恩庫珀多年來對孩子自卑性格的研究表示,如果你的孩子出現這4個細節,那就説明你正養育着自卑孩子。

  1、做事沒自信

  正常來説,強勢父母只會養出懦弱孩子。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對孩子非打即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屈服於父母的權威勢力,並自發形成聽之任之的自卑懦弱性格。

  要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容易,可棍棒底下出人才就需要講究孩子的心理承受度,畢竟習慣了別人替自己做決定,那麼孩子獨自接觸新事物時就會顯得尤其沒自信。

  2、習慣性討好人

  判斷孩子是否自卑很簡單,那就是看他們是否習慣性討好別人。大多時候,自卑的孩子會為了獲得別人關注而取悦或討好別人。

  要知道因為自身性格緣故,他們很難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所以一旦有人主動對他示好,那麼他會抓住機會全心全意付出自己的善意。

  哪怕有時別人只是隨口一個動作,也會讓他們激動不已,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被欺負。

  3、瞧不起別人

  有自卑感的孩子,有一種表現行為完全和討好型人格相悖,那就是瞧不起別人。畢竟老話説得好,人往往最常掛嘴邊的東西,很可能就是他最缺乏的東西。

  生活中內心自卑的孩子,他們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總會下意識地挑錯打壓別人,灌輸人人不如己的錯誤思想,而這就是自尊心在作祟。

  4、沒有主見

  一般來説,自卑的孩子還有一種最明顯的特質,那就是是否有主見。要知道,生活中孩子積極樂觀的孩子,會隨心所欲地利用哭鬧或撒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自卑的孩子才會收斂自己的喜好,跟隨大眾潮流走。

  如果説你的孩子在童年時乖巧懂事,那或許並不是家長教得好,也可能是孩子自卑不敢和父母作對。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社會等級理論”,意思是人的內心行為和感受通常取決於他們對自己社會地位的看法,而這種思想多是父母在日常行為中灌輸而成。

  所以説,為了孩子的成長着想,父母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氣不打一處來,總對孩子發脾氣。可孩子本來心情就不來好,再加上家長無理取鬧的發脾氣,那麼孩子能聽父母話才怪,反倒會加深他們叛逆程度。

  所以説,發現孩子的異常變化,家長一定要冷靜接納孩子的叛逆,控制自己的暴脾氣,這樣孩子才會更冷靜度過這危險時期。

  2、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自卑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缺愛,尤其是現代社會的父母忙於工作,無法避免的缺少孩子陪伴。

  但孩子在12歲以前最是需要父母愛的年齡,如果這階段缺乏父母關愛就會很容易變得自卑沒自信。

  所以説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一定是捨得花時間和陪伴孩子,這樣親子關係才能更親密。

  3、放手讓孩子感受生活

  現在有不少父母為了確保孩子的注意力全在學習上,基本上不允許孩子接觸其他東西。可孩子的人生並不只有學習,他們也需要新新血液注入,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新的體驗和感悟。

  所以説,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需要放手讓孩子感受生活,這樣才利於孩子開展社交和建立陽光積極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