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靠科學 生活有美學 田園變風景

新華社重慶6月8日電 (記者 李勇 張桂林 趙宇飛)平坦乾淨的村道,整齊清爽的民居,一派生機的菜園和果園……地處中國西部的重慶市巫溪縣漁沙村,在蒼翠羣山環繞下,儼然一道靚麗的風景。

巫溪縣曾是中國的國家級貧困縣之一,不久前剛剛“摘帽”。它所在的大巴山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產業基礎薄弱,是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在村民李志賢眼中,漁沙村近幾年的變化可用“翻天覆地”形容。這種變化始於“科學種田”帶來的產業振興。

三年前,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派出專家,到漁沙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也將辣椒、脆桃等優良品種和種植技術帶到村裏,並對村民們展開技術培訓,建立產業示範基地。

“過去大夥兒都不懂技術,就守着土豆、紅薯、玉米‘三大坨’,高價值的果菜種不好、不敢種。”在村幹部、技術專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李志賢成為最早嘗試發展特色種植業的村民之一。2018年,他通過種植辣椒、生薑、西瓜等,一年收入3萬多元,當年就成功脱貧。

曾經觀望、猶豫的村民們,徹底打消了顧慮,紛紛跟進。目前,漁沙村及其所在的紅池壩鎮已培育成辣椒、茶葉、脆桃等短中長期結合的產業體系。“如果市裏的技術專家早幾年來,我們早就翻身了。”李志賢説。

隨着脱貧攻堅的深入推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資源不斷向貧困地區傾斜。

在地處巫溪縣文峯鎮的薯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脱毒馬鈴薯繁育中心,農户們正在大棚內採收手指頭大小的馬鈴薯種薯。

“山裏最不值錢的馬鈴薯,因為脱毒種薯的推廣使用而增產增收。”公司生產部長梁峯銘説,全縣馬鈴薯畝產因此提高了20%,馬鈴薯種植户畝均增收600元以上,惠及全縣1.4萬名貧困户。

貧困鄉村的鉅變,不只是產業的發展,村容村貌和田地煥然一新,讓田園生活也有了審美價值,成為人們嚮往的一道道風景。

在過去,人們常用“垃圾靠風颳,污水靠蒸發”“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形容中國農村的人居環境,現在早已今非昔比。

“人居環境整治,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託農村原始自然資源,堅持原樣原貌修復與治理。”巫溪縣委常委、紅池壩鎮黨委書記王仕傑説,巫溪構建“畜禽入圈、柴禾歸位、瓜豆上架、蔬菜成行、衞生上榜”環境治理機制,努力保留農村特有的農耕文明和鄉土元素,讓農村的生產生活也變成風景。

如今不只是漁沙村,在茶山村、龍台村等貧困山村,破舊的農房,修葺以後變成獨具特色的巴渝民居;泥濘的鄉間小道,鋪上石塊成為別具一格的便民路;雜亂的木柴,都堆放得整整齊齊……

田園風景釋放出新的生產力,在當地集體經濟組織的牽引下,“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旅融合經濟逐步興起。

茶山村,曾經“窮在深山無人知”的深度貧困村,近年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打造出果園、花園、茶園、微田園“四園”俱佳的田園風光,一躍成為“紅池雲鄉”國家3A級景區。

“遊客可在春季品茶賞花,在夏季避暑摘果,在秋季收藥採蜜,在冬季玩雪,也可以在微田園種植採摘蔬菜,體驗農家生活。”紅池壩鎮鎮長唐慶説。

去年下半年以來,茶山村已打造10家特色民宿示範户,户均收入3萬元左右。貧困户胡光元創辦的“古月居”是茶山村第一家特色民宿,去年8月營業以來,已收入4萬多元,加上在村裏的脆李種植中心的務工收入,胡光元已實現脱貧。

在龍台村,村裏通過村民自籌和村集體入股的方式,成立好客農業專業合作社,創辦鄉村旅遊民宿和竹木加工廠,構建股份分紅和羣眾務工收入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村民增收。

30餘名村民長期在民宿和竹木加工廠務工。貧困户魯茂辭在一家民宿當廚師,丈夫也在合作社務工。“以前,只能外出務工,現在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兩個人年收入6萬多元,另外還有分紅收入。”魯茂辭説。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巫溪縣貧困發生率已從2014年的18%降至0.65%。今年2月,巫溪縣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序列。

來源: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1 字。

轉載請註明: 種田靠科學 生活有美學 田園變風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