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我們一起設想一個問題:
假設,你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生日,閉上眼睛憑感覺,你覺得自己現在多少歲了?
在黑暗中,你可能馬上感受到了肩膀的酸脹,忍不住抻了抻腰;
你可能想起了上次和同事去團建唱KTV,通宵一夜睡三天都沒緩過來;
再想想結婚隨份子已經成了近幾年的固定支出;
每次一回家爸媽就開始嘮叨買房買車、成家立業。
現在是不是覺得,自己好像已經三十了,快奔四了,美好的青春都結束了。
轉念一想,其實我們也才剛剛二十出頭啊,為什麼卻總是感覺自己的身體和生活都已經“ 老了” 。
在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總是渴望一夜醒來就長大成人。
但當我們剛剛邁入成年人的行列時,我們卻發現這拼命長大的速度似乎無法放緩,在長大和變老之間並沒有一段舒適的緩衝區,而是繼續以加速度一路向前。
感覺自己“老了”,可能是生活不如意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題,叫做“ 哪個瞬間突然感覺自己老了” ,其中許多的答案都非常的有趣。
有人説是第一次被叫阿姨的時候,是和自己的父親出門被問是不是兄弟。
有人説在年夜飯的餐桌上看到了一整隻雞,但已經不確定能不能吃到雞腿的瞬間。
有人去看了最喜歡的樂隊的現場演出,即使每一首歌都會唱,卻仍覺得蹦不起來。
還有人説:“已經不會寫詩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在某一些瞬間,一下子覺得自己老了,也有可能回看曾經的照片和畫面,突然想,我怎麼走着走着已經這麼大了。
這種對於自身年齡的不認同或是陌生感,其實來源於我們主觀年齡和客觀年齡的差距。主觀年齡指的是,個人對於自己年齡的主觀感覺,通常都會或年少或年長於客觀的年齡。
《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 》期刊中曾發表過一篇調查主觀年齡感受的文章。有1470 位年齡20-97 歲的受訪者接受了詳細的訪談。調查結果指出,大部分年紀小的人會覺得自己老了,而年長的人反而覺得自己還挺小的。
比如,當你問一個25 歲的人他對於年齡的感受,他很有可能會告訴你:
“ 天哪,我都25 了,我感覺人生差不多就這樣了!”
但當一個60 歲的男人在醫院看病,需要在病歷上寫下自己的年齡時,他很有可能下意識地寫上一個52 歲,然後一拍大腿想:
“ 天哪,原來我已經60 了!”
而如果你的想法頻頻暗示你自己已經老了,很可能是你最近過大的生活壓力、不健康的作息或身體狀態,在提示你需要降低焦慮。
影響我們判斷自己主觀年齡的因素包括個人的心理健康、對於生活的滿意度、是否存在抑鬱情緒、是否有認知能力障礙、以及我們比較的參照物等等。
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自我評價和滿意度。大多數的人對於主觀年齡的差別想象,都來源於渴望擁有更多的時間。但區別在於:
1 )“我怎麼已經老了” :當我們生活得比較侷促、緊張,自己的身體頻頻出現問題,或心理壓力過大的時候,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我們就會感嘆,為什麼我已經這麼大年齡了。
2 )“我覺得自己還年輕”:當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很高且滿意的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可以更加放鬆和從容,需要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這個時候我們會希望自己再年輕點就好了。
社會催人老,任何人都逃不過
在First 電影節的頒獎典禮上,演員海清為中年女演員發聲。中年女演員,已經結婚當媽媽了,演不了少女,演不了都市女青年,只能演一些媽媽類型的角色,甚至已經有婆婆奶奶的劇本找上了自己。
宋丹丹也曾在節目中説過,35 歲之後,就已經沒有人找自己演戲了。在35 到48 歲,女演員最有閲歷、能力和體力的時間裏,她幾乎只拍了《家有兒女》。
而在現在的娛樂圈中的年輕演員、練習生都已經是00 後、05 後,年齡表一拉,超過22 歲的都已經很大齡。
無論是審美、財富還是工作市場上的競爭,社會的眼光似乎一直都在追趕我們,讓我們不得不更早、更着急地面對長大。
這也是讓許多年輕人感覺自己已經老了的主要外因。根據社會認同理論,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會通過語言、習慣、傳統、節日、文化、價值觀和思考方式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而年齡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認同指標。
也許我們不願意承認,但是目前的社會文化當中,許多的重要節點是以年齡來作為標記,比如:
18歲之前不能買酒、不能開車;
男生22歲、女生20歲之後才可以結婚;
專家建議女生最佳的生育年齡在33歲之前;
男性60歲、女性55歲可以辦理退休;
60或70歲以上可以辦理老年人優待證等等......
這些節點本來是給予我們便利和保障的,但在無形當中也在不斷向我們施壓。以年齡作為節點的社會文化,不斷地在提醒我們什麼時間該去做什麼樣的事情。
去定義數字,別讓數字定義你
最近,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未播先火。
一羣年齡在30 歲以上的女藝人選擇在大方承認年齡的前提下,共同抬手打破觀眾對於年齡的刻板印象:30 歲的女生也可以穿超短裙,40 歲也可以跳性感的舞蹈,50 歲也可以撒嬌。
快樂、健康、性感、正能量本來就不應該是某一個年齡段的特權,而是所有人可以共享的權力。
如果去問這些姐姐們最想回到多少歲,她們未必會告訴你18 歲。因為現在的她們同樣美麗、自信,可以靠自己擁有想要的生活。
心理學家也提出過一個有趣的名詞叫做理想年齡。
他們指出,在40 歲之前,許多人都認為25 歲是最好的年紀,因為我們有了基本獨立生活的機會,同時又還沒有沉重的家庭和養老壓力。
但當人們到了40 歲之後,所有羣體的理想年齡都是比自己實際年齡小20% 左右的歲數。
比如,40 歲的人會覺得32 歲多好啊;50 歲的人會覺得40 歲的時候還可以做很多事情;60 歲的人會懷念48 歲還在上班的日子;70 歲的人會覺得56 歲還可以周遊世界。
所以,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仍處於一個非常理想的年齡段,或是被他人視為理想的年齡段。
那麼,面對難以避免的年齡焦慮,也許你可以試試以下方法開導自己:
1.年齡焦慮是壓力過大的提醒:明白這樣的焦慮是正常的,更明白焦慮正在提醒你對於自己的要求過高、滿意度過低,所以需要你更有意識地讓自己開心一點;
2.區分他人的期待和自己的目標:別人強加的期待,比如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肯定會讓我們覺得自己缺少選擇的空間,從而感覺到時間太少。與其去滿足別人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目標,並從容地堅定執行;
3.跳出固有的生活圈子和煩惱:總在一個圈子裏生活就會非常容易服從於一種生活方式,從而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每年找10 天,去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看看哪裏的人是怎麼生活怎麼面對長大的,給自己更多選擇和喘息。
沒有最好的年齡,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畢竟,當十年後的你想起今天,也會想,當時可真年輕啊!
最年輕的社長,由你守護⬇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