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當頭生事端?女明星險些丟性命?

各位瓜友大家好呀,又到了瓜姐每週“一問異答”的時間了!

﹌﹌﹌﹌﹌﹌﹌﹌﹌﹌﹌﹌﹌﹌﹌﹌﹌﹌﹌﹌﹌﹌﹌﹌﹌﹌﹌﹌﹌﹌﹌﹌﹌﹌﹌﹌﹌﹌﹌﹌﹌﹌﹌﹌﹌﹌﹌﹌﹌﹌﹌﹌

今天咱們來聊聊除了受生債以外,跟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另一個神秘項目——犯太歲

太歲”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概念好像是那句俗語:

太歲當頭坐,無災必有禍(也有説無喜必有禍的)。

太歲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讓大家聞之色變呢?

平時大家一提起某個人本命年,除了穿紅褲衩辟邪闢禍以外,還會“犯太歲”,需要到特定場所“拜太歲”

若一個人犯太歲,大家就知道這個人肯定在這一年內事業財運感情全不順,甚至還有意外發生!

可為什麼會如此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太歲的兩種含義:

第一,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專有神靈,是中國自遠古觀天象辨星辰流傳下來的60甲子的象徵,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就是大家通常意義上説的“犯太歲”)。

在當年中,當值的太歲影響力最大,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凶禍福。

道教《神樞經》説:

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載:

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

第二,太歲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名詞,太歲即歲星,有着木星的神格。

木星是一顆行星,為五行之一;

木星在星空中繞行一週的週期是11.86 年,古人看來 ,大約過了十二年後木星又會在同一星空區域出現,每年運行一次。

説到這裏,大家就看出來了,這木星跑的有點快…

為了避免超辰,古人就假設了一個天體,它的運行方向與木星相反,速度卻是均勻的,剛好十二年一個週期,與木星相對

這個假設的天體,就是“太歲”!

所以,按照現代的天文學來講,太歲就是木星這種説法是不精準的,但是太歲的周天繞行週期以及五行屬性和木星基本一致——這樣就可以根據觀察木星的軌跡來判斷一年的吉凶禍福及方位

所以太歲具備了“木星”的神格,也就具備了其五行的要素。

由此可見,太歲不僅是道J神學(齋醮符咒)的問題,也是周天術數五行命理的問題。

若知道了太歲帶來的麻煩,就要去化解,也就是通常意義上講的:

拜太歲

如果想有效的拜太歲化解太歲,是需要道派神學及五行術數兩方面的配合。

所以,很多人明明在道觀裏拜過太歲,卻依然不順,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五行屬性等方面的因素。

上文瓜姐解釋過了:

太歲的週期是十二年,剛好對應我們民間的十二生肖,那麼太歲走到哪個生肖的位置,哪個生肖就“值太歲”;

也是大家通常概念中的“犯太歲”

但犯太歲這個稱呼並不準確,同時還包含了值太歲衝太歲刑太歲破太歲害太歲

説到“衝太歲”,説白了就是屬相相沖,所犯之年一定要記住不可以衝動行事,不然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後果。

比如相差六歲的屬相就屬於相沖,就像今年是鼠年,那麼屬馬的人就衝太歲,反之亦然。

而相差三歲的屬相則是“刑太歲”,就是容易受到刑罰一類的困擾,身體上也會有疾病;

還以鼠年為例,與屬鼠相差三歲的就是屬兔,反過來,在兔年屬鼠的人也刑太歲,這屬於“相刑”;

還有一種“自刑”,比如丁酉年的雞就是“值太歲”與“刑太歲”並存

説到“破太歲”就沒有什麼規律了,但瓜姐知道,大部分瓜友是不會自己去查詢的,所以請看兩兩分組↓

寅亥、巳申、子酉、卯午、辰醜、未戌

破太歲和“害太歲”相似,都是要提防被傷害和陷害,雖然可以避免,但往往不易察覺,請繼續看倆倆分組↓

子未、醜午、寅巳、卯辰、申亥、酉戌

那既然如此,是不是早早就請太歲符拜太歲,就能預防太歲年的不測呢?

答案是:

當然不能

因為我們還沒有“謝太歲(送太歲)”:

人家正值班的太歲星君還沒下班呢,也就不能給人家趕走,那又如何能迎接來年值班的太歲星君呢?

剛剛瓜姐解釋過了:

按照傳統,我們以六十甲子紀年,天干和地支相配,六十年一輪迴;

所以每年值班的太歲不同,六十年輪一次

以去年己亥年為例,值班的是謝太大將軍,還沒到下班的時候就給人家趕下去,請庚子年值班的盧秘大將軍提前上崗

各位,盧秘大將軍連加班費都沒有,人家能樂意嗎?

所以,一定要在年底,也就是臘月開始,到正月初一、初八或者立春為起點,進行謝太歲(或者是送太歲)和拜太歲的法事。

友情插播一條解釋:

謝太歲就是拿着水果之類的答謝卸任的太歲星君這一年來的照顧;

拜太歲就是敲鑼打鼓迎接新上崗的太歲星君;

誰叫咱是禮儀之邦呢~

理論上在臘月開始是各路神仙巡查人間或交接班的時間段,是謝舊太歲和拜新太歲的最佳的時間;

通常各個道觀在謝太歲後就開始新一年的拜太歲安太歲順星等,所以説大家要儘量遵循傳統的規則,不要擅自改變。

説到這,瓜姐就想起了關係還不錯的十八線女演員阿甘姐姐的經歷。

幾年前的冬天,阿甘火急火燎找到瓜姐,説:

“明天我去拜太歲,你有空陪我去嗎?”

當時瓜姐就覺得奇怪啊,這都年底了,馬上要謝太歲,怎麼她才開始拜太歲?

難道是瓜姐聽錯了?

由於第二天劇組要開會,瓜姐就沒陪阿甘去“拜太歲”,也就把這件事忘了。

時隔不久後,阿甘又唸叨着要去“謝太歲”!

這下瓜姐忍不住詢問之前的疑惑,這才知道:

原來阿甘自覺這一年,任何事情都不太順當;

比如,她去劇組試戲,不論是投資方還是導演組,都覺得她不錯,馬上要籤合同的時候,突然殺出個程咬金,撬了原本是她的角色。

幾次三番下來,屢屢出現同樣的狀況。

就在她有些灰心的時候,阿甘接到一個班底還不錯的劇組邀約,讓她出演女一號

為此,她提前兩個月就進組培訓;

哪知道開機的第二天,阿甘在一個很高的架子上崴了腳不説,還從高處摔下來,腿骨折了…

這下可好,熬了幾年終於等到個女一號,就這麼泡湯了。

為此,劇組也很頭疼。

就在製片組的小哥哥給阿甘辦理保險事宜的時候,突然對她説:

“啊呀,你也別上火,本命年都這樣你這麼倒黴肯定沒拜太歲吧!”

這時候阿甘才聽説可以通過拜太歲來化解本命年的凶煞

仔細詢問後,她拖着一條未痊癒的瘸腿,找了個“高人”,在入冬時分拜了太歲…

這就罷了,沒有兩個月,這傻姐們又拖着瘸腿去謝太歲。

沒過多久,她又去拜太歲,因為她的屬相在本命年後又犯太歲(具體是刑太歲還是害太歲什麼的瓜姐沒記住)!

可接下來的一年阿甘還是過得很刺激~

比如她正在刷碗,突然發現水池子裏的水都變成紅色的了,定睛一看:

手指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刷鍋的鋼絲球勒出了一道道口子,肉都被割開了,血還呼呼往外冒,可她一點也沒覺出疼!

好不容易傷口的血痂掉了,出去買東西,回家的路上突然覺得手上傳來鑽心的疼,一低頭:

手上又血糊糊地,擦了半天才發現手指上有兩處不知道什麼時候劃的口子,肉都掀開了。

去醫院處理的時候,大夫聽説她的兩次經歷後,很嚴肅地告訴她:

若感覺不出疼痛,或很久後才有疼痛的話是很危險的,也許接下來的傷痛更危險,可是自己還覺察不到呢!

儘管意外頻頻出現在阿甘身上,她卻很得意,不止一次對瓜姐説:

“虧了我今年早早去拜太歲,還請了個太歲符,不然的話我可能會經歷更多危險的事情,沒準現在又跟去年一樣骨折了呢。”

結果到了年底,這姐們居然隨便找了個地方去謝太歲。

按理説應該哪裏拜就去哪裏謝,可這姐們拜太歲的地方就“來路不正”,她也不懂,把太歲符隨便委託個去景區旅遊的朋友,在路上遇見廟就把符給燒了。

直到去年她又犯了太歲,才在瓜姐的介紹下找到正確的地方拜謝,一年相安無事。

除了像阿甘這樣因為胡亂拜謝導致的不順外,還有一種即便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卻還是在太歲年還是各種不順

呃…

因為很多人不瞭解,不參加拜太歲法會,直接去市面上隨便請“太歲符”,也不管這個“符”是真是假,那自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了~

像瓜姐的很多朋友都是如此,他們有的人嫌棄瓜姐這裏請符,就去一些網店胡亂請;

還有的朋友壓根就不信瓜姐(理由是:怕騙子都騙熟人),卻被網店的介紹忽悠的迷迷瞪瞪,花高價請來假符

不瞞大家,那些介紹上寫的“門派”,恐怕小説都不敢那麼起名;

畫符的“大師”們更是無所不能,怕是道祖佛祖看了他們的簡歷都要自愧不如;

全是類似於“普陀山駐武當辦事處掌事大喇嘛”之類的,什麼厲害的頭銜都往簡介裏寫。

還是那句話:

太歲文化是我們的傳統,只有咱們道教的太歲符才是正宗的!

之前有瓜友問瓜姐:

你那符也沒什麼奧秘啊,你把步驟告訴我我不也能畫了嗎!

各位切記

畫符一定要找道士!!

且不説這是咱們本土的傳統,符、咒一類的法術是講究法脈傳承的;

每一門派都有自己的秘籍,需要師父言傳身教

若自己瞎畫,符不靈還是萬幸,若起反作用招來不測,則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要知道,道士從找到師父、到拜師從學習到出山要經歷幾年的時間;

沒有日復一日地打坐、背咒、練習,是不可能有長進的。

畫符可不是小孩寫作,我們幾年如一日地打坐練功,為了練符耗費不知多少的紙張筆墨,怎麼可能輸給照貓畫虎的小玩鬧呢?

人家神仙也不幹啊!

當我們用專業的程序調動各路兵將為靈符注入秘法,就相當於兵將們看到了號令

若沒有基本功的普通人無論怎麼使勁,神仙或兵將也不會理會;

到時候就怕周圍的精靈鬼怪前來圍觀,再給搗個亂啥的,那樣的話恐怕留言裏又有新問題:

“瓜姐,我該怎麼辦…”

還有啊,印刷的符也不可以,那都是麼得靈魂的樣板;

到時候圖便宜買個假符,錢也不少花問題還沒解決,何苦呢…

當然了,犯太歲請不請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就像上期還受生債的內容下,有這樣一條留言就很值得大家學習

瓜姐知道大家對神秘力量是懷有敬畏之心的,但不論哪方面的消費,都要量力而行才可以。

所以瓜姐的個人建議是:

有條件的話就咬咬牙,少買個口紅,找道士請一個正兒八經的太歲符吧(或參加正規的拜太歲法事),平均下來一天還不到一塊錢呢;

每天一塊錢用來買平安,不吃虧也不上當

若沒有富餘的錢來請符的話大家也不要為此上火;

要知道,人生的路長着呢,生活中的七難八苦比太歲難纏多了。

尤其是這位瓜友的擔憂↓

emmmmm,這話説的嚴重了,太歲無非是“流年不利”而已,不值得讓大家害怕一回。

尤其是今年都過了一半了,大部分道觀也不舉辦拜太歲的法事了,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請個太歲符,或者念“福生無量天尊”來增長福報、消除災厄(誰都可以念~)。

實在不行,咬咬牙也就挺過去了,自己平日裏多加小心,與人為善,總會得到神靈的關照,不然咱們小時候不知道這個那個太歲的時候不也照樣生活嗎

好了,今天的內容有些枯燥,畢竟這“太歲”解釋起來也挺麻煩,不知道瓜姐説明白沒有~

不如瓜姐給大家講個笑話吧:

話説2019年上半年快開學的時候,瓜姐趁着不拍戲到朋友的道觀幫忙。

有一天晚上,道觀舉辦超度法會

在法會剛結束的時候,大家一邊收拾東西一邊交流心得。

突然,年紀最小的A道長説:

“你們剛才誰聽到哭聲了?”

掌壇的X道長不經意地接茬道:

“可能是被超度的這個人吧,我把他的魂魄招過來了。”

因為這種情況在做超度法事的時候很常見,所以大家都沒有在意,準備各回各屋。

誰知道沒走幾步,我們就聽見身後傳來一陣銷魂且顫抖的慘叫:

“哎呀,我的媽呀~啊!!!”

我們一回頭:

A道長癱坐在地上渾身顫抖,指着不遠處一個七八歲的小鬼(過路的魂魄,看有超度法會就來湊熱鬧,想沾沾光跟着一起超度),嚇得失魂落魄。

其餘道長見狀都有些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理會那個小鬼(見怪不怪了),都過去把A道長給攙扶起來,安慰他。

可A道長卻像個不講理的小孩子一樣,咧着嘴“哇哇”地哭個不停;

急的我們七嘴八舌安撫他:

“沒事的,咱啥沒見過呀,不至於的哈!”

“小A你冷靜一下,不要這樣…”

“別怕別怕,這麼多人呢…”

“小A你不要這樣,你可是個道士啊!”

可不論我們換着花樣説什麼,A道長都哭個不停;

沒辦法,只好把他交給同屋的J道長,想着這麼個大小夥子哭一會肯定就沒事了。

哪知道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J道長告訴我們:

A道長發燒了!

眾人聽罷都不忍心嘲笑他——好歹是個血氣方剛的大小夥子吧?好歹是個道士吧?

這是哪根筋沒搭對,居然嚇發燒了?

正説着,住持走進來,對我們道:

“小A也是不容易…”

眾人:可不嘛…

住持:學校一放寒假,這孩子就直接來廟裏幫忙了,過年都沒回家

眾人:就是,這孩子真不容易,還不滿二十歲呢…

住持:所以,你們以後要是想嘲笑他,拜託小點聲別讓他聽見

眾人:???

好在從那以後A道長沒再遭遇過這種意外,但留下陰影的反倒是掌壇的X道長;

他每次做法事前都要字正腔圓地對着空氣強調,大意就是:

其餘的魂魄若有緣來聽經聞法的話,請不要干擾法會的正常進行,也不要打擾到道士的正常生活,該得到的得到了就哪裏來哪裏去。

用他的話説就是:

“來一個看熱鬧的不要緊,不然的話大家會以為是我的業務能力不行~”

而那些總擔心自己見鬼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瓜友們,看看A道長的經歷是不是心理平衡點了?

但瓜姐相信,現在各位都能很熟練地運用學過的三個聖號了,對不對?

以後還有更多實用的聖號可以教給大家,請大家週六繼續關注“一問一答”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107 字。

轉載請註明: 太歲當頭生事端?女明星險些丟性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