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走!”這是不少家長“嚇唬”孩子的話,但最近竟然有父母動真格了。日前,為了管教暑期頻頻闖禍的“熊孩子”,父母採取報警等另類“奇招”引發熱議。有7歲女童偷商場玩具被親媽報警、有6歲男孩刮花別人的車被爸爸帶去派出所“投案自首”,還有小男孩因為偷拿父母錢款被父親專門領到派出所接受民警教育……有網友為此點贊,認為“對孩子的小錯也不容忍,這才是有底線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但也有人提出:古人云“當眾不責子”,採用這種“極端”手段的家長才需要反思。
專家指出,這種看似“動真格”的懲戒方式並不值得提倡,不但浪費公共資源,而且以如此“生硬”的方式,把孩子幼小的心靈推向未知和恐懼,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更有教育學專家直言,這是家庭教育的失敗,過早地讓警察來“嚇唬”年幼的孩子,容易讓他們失去對最後一道底線的敬畏。真正的“管教”,是家長日常對孩子的關注和温暖陪伴,並對孩子內心需求適當滿足。
請警察“兼職”教育要格外慎重
常言道“有困難,找警察”,有的父母在面對“熊孩子”束手無策時,想到找民警來幫忙。近日,一位母親報警稱7歲的女兒在商場偷東西。一開始無論女孩媽媽和店員如何詢問,小女孩就是不肯承認。於是,這位母親想到了報警。在民警的批評教育下,小女孩終於承認看到小玩具很漂亮,但也知道自己家裏條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媽媽開口要錢,一時沒忍住就偷拿了幾個。事後,女孩媽媽按商品原價進行了賠償。
願意關注孩子管教問題的父母比起“熊家長”固然值得稱道,但採用何種方式需要深思熟慮。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學院教授崔麗娟説:“當父母發現教育孩子無能為力時,願意放下面子、向社會求助是他們在教育上的進步。但請警察來批評教育要格外慎重,第一次孩子肯定害怕,第二、第三次可能就不怕了。家長要評估這種方式是否能讓孩子保持持續的敬畏,一旦失去對底線的敬畏,孩子在今後更長的人生中該怎麼辦,很多家長恐怕沒有想過。”
“把犯錯的孩子交給警察,可以説是家長小題大做。不但佔用了社會資源,況且,對有些性格敏感的孩子來説,很可能刺激過度,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帶來不良影響。”同樣研究兒童心理學的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宋永寧認為,六七歲的孩子正處於道德觀念的發展期,有的孩子尚未理解“偷”的含義,想把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是本能反應,如此簡單粗暴的處罰方式對孩子帶來的傷害更多於教育。
適當的處罰之後,更需關注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內心需求
比起個別想出“奇招”的父母,更令人擔憂的,是對類似事件一片叫好的“大多數”。“其實,這反映了現在很多家長的焦慮和無奈,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無計可施,在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上無能為力,只能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外部。”崔麗娟説,教育其實是經驗的積累,過去大家庭式的養育方式提供了讓大家相互學習的環境,但現在小家庭中的年輕父母往往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了。
“面對‘熊孩子’教育的手段匱乏,暴露了這些父母在教育上缺乏智慧。”另一位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警察對待年幼犯錯的孩子也只能批評教育,孩子的成長不能建立於“他律”的監督之上,而是要滲透於日常的教育中。比如,對孩子偷拿東西,家長完全可以採取更柔性的教育方式,母親可以請店員一起“演”一齣戲,進行類似的批評教育,或是回家後家長和孩子進行角色互換,讓孩子來扮演店員。此外,家長在平時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是非觀。
更重要的是,對大多數家長來説,關注到孩子的錯誤行為還不夠,還要找到他們不良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原因。有些家長比較嚴苛,孩子在生活中需求和慾望得不到滿足,才會採取不擇手段的方式。以買玩具為例,有的父母帶孩子逛玩具店卻不給買,試圖用這種方式來鍛鍊孩子的忍耐力,這就非常不可取。
對於很多家長來説,找到孩子錯誤行為背後的動機並正視孩子成長中的心理缺失,也許這個過程非常煎熬,但是,崔麗娟説:“家長仍然要和孩子解釋行為之所以錯誤的理由,並給孩子宣泄情緒的空間。父母能夠蹲下身,耐心陪伴和等待,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這比任何管教都重要。”
作者:儲舒婷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丨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