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罵時的反應,暗示着他的真實性格,父母要學會區分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誰小時候還沒被家長批評責罵過幾次呢?可能看到這腦海中就已經有當時的畫面了。
當然家長不會平白無故的罵孩子,多半是為了教育或者是產生了哪些誤會,一時有些着急生氣才會這樣對孩子。
而家長特別享“權威感”,有時他們認定了孩子的行為,就不能接受孩子跟自己頂嘴,孩子虛心接受批評才是對的。
可是當孩子面對家長的責罵時,所表現出的不同反應能説明孩子的真實性格,乖乖接受家長所有批評不見得是好事。
1)承認錯誤,接受批評
能夠勇敢承認自己錯誤的孩子並不是大多數,因為他們怕承受更嚴肅的批評,如果孩子能夠做到也跟父母是否“講理”有關。
這一類孩子的性格有擔當,並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孩子只有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才會進步。
2)默不作聲,任由家長罵
這一類孩子選擇默默接受家長所有的情緒,要麼就是在強忍着,要麼是直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算自己是對的也懶得辯解。
等到家長髮泄完情緒,孩子不但很委屈而且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樣的孩子性格分兩個極端。
冷漠、拒絕溝通:通過不説話的方式避免爭吵,但內心逐漸變得冷漠和疏遠父母。
討好、膽小自卑:他們不敢説出自己的委屈,只會默默承受父母的情緒,形成討好型人格。
3)頂嘴、會為自己辯解
有時家長看到的情況不一定是他們想象中的樣子,難免會誤會了孩子,而有一類孩子勇敢為自己辯解。
這一類的孩子有正義感、有原則性,他們可以明辨是非並懂得保護自己的利益,不會輕易讓別人傷害自己。
但是家長在遇到這一類孩子的時候往往很生氣,覺得孩子“嘴硬”不服管教,而更嚴厲的批評他們。
4)不承認錯誤還跟父母反着來
最難管教的就是這一類孩子,他們有比較強的叛逆心理,即使知道自己做錯了還會跟着父母頂嘴。
這種情況多半是在前期的管教和後來的溝通上出了些問題,而且親子關係很緊張。
★ 以孩子的角度再去看一遍問題
孩子畢竟經歷的事情少,當他犯錯的時候不一定是有意的,或許他做完之後還覺得很有成就感。
所以在我們準備教育孩子之前,先以他的角度再去看一下這個問題,也許並沒我們想象中那麼糟。
★ 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家長在氣頭上經常會讓孩子“別説話”,這樣我們就不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不知道他犯錯誤時候的心理。
到頭來自己生氣、孩子委屈,也沒教育出個所以然來,讓孩子講出他的真實想法,家長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 知錯就改,不翻舊賬
孩子犯錯了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他會不會改正,當孩子承認錯誤時我們就別再揪着不放,而是引導他如何正確做,並不在以後“翻舊賬”,這樣孩子才會在下次敢承認錯誤。
被罵聽話的孩子“口服心不服”,真正厲害的家長要學會跟孩子做到有效溝通,通過這三本書我們會學到以下的知識。
★ 用三個步驟讓家長與孩子之間,達到相互理解、敞開心扉溝通。
★ 正面管教會幫助我們解決:如何在教育的同時能讓大人和孩子都有一個平靜的心情。
★ 養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在成長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有時候我們與孩子心靈之間的距離,只有一句話那麼遙遠,如果你也正處於這個焦慮的階段,就試試這套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