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兩條洛河,一條在陝西,由北向南,一條在河南,由南向北,相距並不遠。為什麼如此近距離有兩條洛河呢?
老郭思考了很久,也問過很多高人,但均不得其解。下面,老郭斗膽分析一番。
最早的洛河是陝北這條洛河,發源於定邊姬源,一路南下,注入渭河。
黃帝部落生活在洛河兩岸,洛河是他們母親河,人們對洛河有着母親般的感情。
洛是什麼意思呢?
好像除了表示一條河,再沒別的意思,也很難組詞。
這就大有學問了。
最早發明的漢字,都是最基本的漢字,都有確切意思,生活中實在離不開,才發明。比如人、口、手,上、中、下,日、月、星,都有明確含義,日常生活離不開,是最基礎的詞根。
“洛”,怎麼就沒確切意思呢?
這樣的事在以後的歷史中不斷髮生,屢次上演。歷史何其相似!
最近的一次是滿人入關。區區20萬滿人,征服了泱泱億萬人口的中原,但統治267年後,滿人找不到了,漢化了,他們的普通話比老郭説的還標準。
這就是老郭一再説的:
南北洛河的位置。
以黃帝為代表的華夏文明融入東夷海岱文明,但“洛”這個詞保留下來了。“洛”是什麼呢?
就這麼簡單。
夏人是黃帝后裔,來自黃土高原,與黃土有着天然的親近感。他們來到洛陽,立馬就愛上洛陽,一樣的黃土,一樣的山。洛陽邊上有條河,夏人就叫它“河”。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對流過村邊的河,不管是大河,還是小河,平日裏就叫它河,而不是某某河。
這就像陝北的“烏蘭木倫河”,“烏蘭木倫”是蒙語,“烏蘭”是紅,“木倫”是河,合起來是紅河。但我們在後面又加了個“河”,“烏蘭木倫河”就成了“紅河河”。
洛河也一樣,洛本身就是河,後面又加了個“河”,就成了“河河”。
呵呵。
看老郭説史,往往有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