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很聽父母的話,但是一般長大了之後就開始變得不聽話,父母告訴孩子不應該那麼做,孩子就是不聽話,這個時候媽媽們就開始進行自我質疑了,為什麼媽媽對你這麼好,又不打又不罵的,你就是不聽話呢?
實際上很多的媽媽都無法避免要跟孩子們講道理,有時候甚至要講上一個小時的道理,其實這根本就是無用功,會讓孩子反感。
媽媽跟孩子講道理是沒有錯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怎樣去跟孩子講道理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呢,媽媽們要記住,跟孩子講道理不要超過三句話,多一句就是嘮叨。在開口教育之前,我們要先在心裏面自己過一遍,簡化好自己的語言,另外也可以讓自己平復好生氣的心情。
很多的家長都會跟孩子講很多的道理,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聽進去了,其實不是的,孩子在聽只是因為家長負面情緒的驅使。
我們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不要超過三句話,這三句話不是説只有三句話,而是三個核心的重要點。
第一句是要描述這件事情的實際情況,第二句話是跟孩子講道理,第三句話是給孩子提問思考,也可以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我家女兒搶了別的小朋友家的玩具,媽媽們可以這樣説,媽媽知道你喜歡洋洋的玩具,我們家沒有,然後接着講道理,但是搶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最後再跟孩子説,我們把玩具還給人家,跟人家道歉。
這個時候父母們就不要抓住機會對孩子教育了,千萬不要這樣做,一定要記住,一次只可以跟孩子講一個道理,因為孩子的 理解能力不像大人,他們理解能力有限,家長説得太多,就算聽進去了,也未必就能理解。
等回到家的時候,再把這個問題重新提出來給孩子説一遍,你推了楊洋是因為喜歡他的玩具對嗎,這個時候就是和孩子進行共情,孩子會點點頭,然後接着問,你喜歡洋樣的玩具,那你覺得怎麼才能讓他把玩具給你玩呢?
這個時候,孩子就開始走正確的途徑了,他會去思考,媽媽最後可以給孩子提提建議,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玩具跟洋洋換着玩,這樣好不好,這樣才是一個父母正確跟孩子講道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