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工業走的是引進、仿製、創新路線,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基本按照蘇聯模式建設空軍,基礎雖然比較差但起步很高。從50年代開始直接跨過螺旋槳進入噴氣式時代,曾經一度在世界範圍內成為最強大空軍之一,不過基礎差是客觀事實沒有積累的成果很難長期保持。
特別在直升機領域,一向是航空工業最薄弱環節,從1955年首次引進米-4(直-5)直升機開始。整整數十年間沒有大進展,一直停留在對直-5修改升級上,直到上世紀80年代起法國(海豚/超黃蜂)、蘇聯(米-8/171)、美國(S-70C)直升機的相續引進,以及仿製才有了今天的規模和成果。
當然,在長達幾十年的軍工建設中,技術來源渠道不僅是上面提到的一部分,比如戰時繳獲。大家都知道二戰後印度左右逢源,武器裝備來源很豐富,在1962年那場衝突中就投入不少航空裝備。主要用於戰場救護、物資運輸、空投等,投入機型包括米-4直升機、貝爾-47G3直升機、C-119運輸機等。
本文要重點説的是米-4,以及貝爾-47G3直升機,一場衝突下來繳獲無數,除了輕重武器還包括5架飛機。這可是實打實的戰場繳獲,其中包括兩架蘇制米-4直升機,2架美製貝爾-47G3直升機,還有一架英制“水獺”運輸機(損壞嚴重)。我們關注的重點放在米-4,以及貝爾-47G3就可以了,這兩款還算完好的直升機,對於此時閉門造車的軍工來説很重要。
編號BZ 543,美國貝爾-47G3輕型直升機。
編號BZ-590,蘇聯米-4多用途直升機。
先説第一款受益機型直-5,1955年我國首次引進米-4,1956年10月中蘇簽訂許可證轉讓合同。同月決定由122廠仿製,不過由於米-4改進型(機體壽命延長到500小時)圖紙未能及時送達,直正意義開始仿製時間拖到1958年1月。
採用一台活塞-7發動機,仿自蘇聯АШ-82В氣冷星形14缸活塞式發動機,單台功率1700馬力。最大起飛重量7.6噸,最大飛行速度21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520千米,最大載荷1.98噸。
由於受到“大躍進”影響,雖然1958年就把仿製原型機飛上天,但實際上質量問題太多。實際上1958-1960年間仿製的直-5全部不合格,最後再花了3年時間,1963年9月質量得到保證的一架直-5才完成鑑定驗收,准予定型。
其實表面看直-5已經完成,實際使用中問題不斷,主要還是由於質量問題導致,所以軍工想方設法進行改進。上面提到的米-4被繳獲之後。122廠馬上派人前往拆解研究,同時收集了米-4直升機上新安裝的金屬旋翼碎片,為後期研製金屬旋翼提供參考。
有了成品進行參考借鑑,從1963年起開始嘗試用金屬旋翼槳葉,代替原設計的鋼樑木結構旋翼槳葉。這裏注意一下,直-5採用的還是混合式結構槳葉,由鋼管梁和包着膠合板及蒙布木質結構組成。因此,有了蘇聯新產品的參考,1966年6月22日自制金屬旋翼裝機後完成試飛。
科技感十足,在旋翼大梁內充滿高壓氮氣,並安裝壓力信號器。能夠及時發現旋翼大梁裂紋,大大延長了直升機和旋翼的使用壽命(旋翼壽命由500小時提高到600小時,改進後延長到800小時),同時還提高了飛行性能。定型後轉入批量生產,從直-5第12生產批次開始,改裝金屬旋翼。
回到另一架貝爾-47G3直升機,待遇更高,畢竟是美製機型直接拉回到軍事博物館展出。貝爾-47由美國貝爾公司於1945年首飛,就一款單旋翼輕型直升機,機型小巧對着陸場地要求不同很適合戰場救護。最大的特點就是吹製成形的氣泡狀座艙罩,裸露式框架尾桁,滑撬式起落架,還有外露發動機。
一名飛行員,外加機身外拉兩個傷員,這是貝爾-47的常見造型。空重709千克,裝備一台VO-435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1.11噸,最大飛行速度16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382千米,戰場救護相當有效可以大幅減少傷員死亡率。
一切極簡,對於這款1噸級超輕型直升機來説,好用大於好看。由於其大量投入戰場,而且實戰中表現出色,對此早有耳聞的122廠緊盯不放。1965年3月,成立701型直升機設計小組(仿製貝爾-47),配套691發動機(活塞-6丙發動機)。
由於西工大同期研製中的“延安”2號,和701型直升機性能衝突,雖然原型機很快就打造完成但直到1970年1月,701型直升機才得以首飛。試飛效果不錯,同年三機部就發文要在年內生產10架交付部隊使用。不過由於將生產任務分散到廣州以及濟南進行,外行造飛機直接讓這個很有希望的項目又進入拖字訣,直到1979年701項目直接下馬。
701輕型多用途直升機,和貝爾-47一樣標配飛行員一名,空重8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3噸。最大載荷450千克,採用一台活塞-6丙發動機(275馬力),最大飛行速度170千米/小時,最大升限6500米,最大航程350千米。
這款機型由於小巧,同時又有原型機直接參考,研製成功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廣泛醫療救護,飛行訓練,森林防火,農林噴灑等。大家想想後來購買的2噸級法制“雲雀”III,仿製的直-11等就明白,其實軍民兩用市場前景很廣。雖然仿貝爾-47的701型直升機沒有定型應用,但在研製過程對於美式機型設計經驗還是有所積累,對於後期仿製或自研不同種類直升機有着不可磨滅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