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印度是一個身處熱帶地區的國家,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印度成為世界糧食出口大國。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但神奇的是,印度一邊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口大米,一邊又有大量的人口因為吃不上飯而營養不良。這樣兩級的分化,給印度這一國家蒙上了一層令人費解的色彩。那麼,印度為何寧願讓國人捱餓,也要對外出口大米呢?這和印度的種姓制度有關。

01印度的種姓制度

印度至今仍然保留着種姓制度雖然在1947年,法律已經將這種制度廢除,但是在民間和會上仍然保留着這樣一種觀念。

這種制度是以“系統論”作為維繫社會體系的紐帶,將印度人分為不同的等級。而這一制度是雅利安人帶來的。雅利安人並非印度的土著居民,他們在入侵印度之後,為了維護自己在印度的各種利益,而制定了這項制度。雅利安人將印度的國民從高到低進行分級。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等級最高的便是婆羅門。婆羅門一族都是由僧侶組成的。這些僧侶擁有上天的解釋權,他們可以和上帝進行溝通,所以他們是最接近天神的人類,也是印度地位最高的人類。

其次,是剎帝利,剎帝利主要是印度的貴族階層。他們擁有兵權,可以向下級徵收賦税,但是他們沒有主政的權力,而且要世世代代保護婆羅門。

再者是吠舍,這一階層的人只是普通的雅利安人,他們往往是印度的普通工作者,也有義務向上級繳納賦税。

第四層是首陀羅,也就是印度的土著居民。這一層級的印度人大多都被僱用成為工人,他們只能做一些較為低賤的工作。而這一階層也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階層。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除了首陀羅,印度還在四大種姓以外設立了一個“第五種姓”,這一階層的印度人又被稱為“賤民”,在印度“賤民”是並不屬於人民,他們只能做着最低賤的工作,而且沒有很多的權利。

02種姓制度下的貧富差異

按照種姓制度的工作分配要求,高種姓的人不僅可以選擇優質的工作崗位,還可以在突發特殊情況之時,選擇一些較為普通的工作。但是低種姓的人卻不同,他們沒有權力向上爬,只能停留在下面的那些層級,除非有大量的金錢才有可能讓自己成為高種姓人口。

因為這種明顯的等級制度,讓印度大多數人口沒有良好的經濟待遇。去到印度之後會發現,富人區與窮人區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異。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富人區的人們開着跑車逛着商店,買着高昂的物品,而窮人區則到處是垃圾和污水。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印度的窮人們沒有條件洗澡,只能選擇在公共免費水域將自己沖洗乾淨,又或者是去到恆河清洗清洗。因為沒有錢購買飲用水,所以只能去街上飲用由富人提供的免費飲用水。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這種生活差距,讓大部分的印度人沒有辦法吃上一口熱騰騰的飯。這其中雖不乏印度人口基數大,而人均糧食不足的現象。但是種姓制度,或許才是印度窮人們長期吃不飽飯的重要原因,所以印度是一個較為心塞的國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95 字。

轉載請註明: 印度底層人吃不飽飯,為何仍是糧食出口大國?心塞的國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