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小火車、看看螢火蟲、帳篷裏面數星星……夏日,四川省綿竹市清平鎮景色迷人,氣候宜人。青山綠水的掩映下,新近打造的露營基地“泡泡屋”“星空屋”“螢火蟲帳篷”,引得許多外地遊客紛紛來此“打卡”,感受時光變慢、歲月靜好的愜意。
這是2020年以來,該鎮實施的首個旅遊項目,試營業階段便火得“一鋪難定”。
“清平地處高山峽谷,自然氣候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達87.5%,文化底藴深厚,再加上綿茂公路清平段全面通車,遊客自己開車就來了。”清平鎮負責人介紹,生態環境是生存之本、發展之基。近幾年來,該鎮立足生態環境保護,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將鄉村振興與生態治理、產業轉型同步推進,鄉村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避暑經濟、民宿產業迅速興起。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在經歷過“5·12”汶川特大地震、“8·13”特大山洪泥石流和礦區轉型發展數次“陣痛”後,清平鎮堅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成立旅遊協會黨支部和旅遊發展公司,搭建集體參與、公司化運營、老百姓利益共享的鎮域發展轉型平台,採取生態環境修復、重建和編制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規劃等系列舉措,實施了金色大道、旅遊小火車、濱水長廊休閒區、田園咖啡聚落、螢飛谷等一批重點旅遊項目。
2019年,該鎮成功創建國家級4A級景區,全鎮由礦工轉型為三產從業人員有600餘人,發展民宿100餘家,實現了“礦區變景區、礦車變火車、礦工變第三產業從業者”的華麗轉身。
今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後,露營基地、玻璃棧橋、大熊貓科普知識宣教中心等重點旅遊項目加快建設,一個充滿活力,更加安全、宜居的金色清平童話小鎮已呈現在世人面前。
沿清平鎮而下,來到綿竹市麓棠鎮,萬畝玫瑰吐露芬芳,沁人心脾。這裏是國內最大的大馬士革玫瑰單體種植園區,足足1.2萬畝。當地通過發展旅遊觀光、特色餐飲、開發玫瑰系列產品等措施做大做強“花卉經濟”。
“以前沿山一帶道路不通、產業不發達,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造景、以景帶旅、以旅促農、農旅融合,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綿竹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現在沿山漢旺鎮、九龍鎮、廣濟鎮、麓棠鎮4個鎮依託1.2萬畝大馬士革玫瑰產業園、1.2萬畝獼猴桃產業園和10萬畝梨樹、李樹、桃樹等果園,發展起了賞花經濟、民宿產業、觀光休閒農業,羣眾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現在的棚花村精品民宿遠近聞名,但遊客停留時間很短,如何留住客人?”“怎樣提高老百姓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九龍鎮和遵道鎮合併成一個鎮,能不能統籌兩個鎮的旅遊資源共同發展?”……日前,在九龍鎮棚花村村民議事廳,一場關於產業振興發展的討論熱烈進行。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以後,綿竹在新組建的鎮(街道)設立大社區綜合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完善村民自治,推進鄉村治理,加快產業發展,確保被撤併鄉鎮人心不散、服務不減、發展不緩。棚花村通過建“開放式”村民議事廳,成立鄉賢理事會,推動黨務村務財務公開,為鄉村治理注入了新風,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綿竹具有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在轉型發展過程中,綿竹以入列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和四川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為契機,堅持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四好村”創建為抓手,抓產業、強質量,抓環境、強顏值,抓文化、強素質,抓治理、強機制,抓人才、強支撐,抓脱貧、強底線,全域推進鄉村振興,努力走出具有綿竹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打造礦區轉型發展、農文體旅融合發展樣板,為加快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019年,“畫境綿竹”年畫裏、九龍里、清平裏等鄉村旅遊綜合體,被農業農村部重點推介為60條美麗鄉村精品景點線路之一,綿竹全年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91億元。
2020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發佈了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名單,綿竹光榮上榜,並獲得網友認可與好評。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如火如荼,綿竹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這是綿竹發展面臨的重大機遇。在下一步的發展中,綿竹將進一步增強搶抓機遇的意識、本領,進一步強化搶抓機遇的方式、舉措,加快推動中國熊貓谷度假區、天府冰雪小鎮、玫瑰產業新城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加快建設快速連接成都、德陽、綿陽的重大交通項目,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進一步把縣城做大做精,把農村做富做美,努力實現城鄉內涵、品質、顏值“三維”提升,努力將綿竹打造為成都平原最美縣域。
漫步在綿竹的鎮街、村莊,彷彿置身於美麗的油畫中。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隨處可見的綠樹紅花和百姓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一幅幅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6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