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兩人、三餐、四季——大瑤山裏的夫妻護林員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南寧7月31日電

新華社記者周華、曹禕銘、崔博文

起牀洗漱、準備乾糧。早上8時,瑤族夫妻護林員黃通甫和黃日秀吃過簡單的早飯,穿上工服,背起巡山設備和乾糧,走向霧氣籠罩的大山。

48歲的黃通甫是廣西大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灘河保護站龍道山護林點的一名護林員,至今已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14年。2017年,與他同齡的妻子黃日秀也加入守護大瑤山的隊伍當中,成為保護區內唯一的女護林員。

排查火災隱患,宣傳護林知識,監測林區動植物,登記巡山情況……這對夫妻負責6條線路的巡山護林工作,一天走1條線路,最長的線路來回走完需要近7個小時。

盛夏時節,熱浪襲人。黃通甫和黃日秀鑽進半人多高的茅草叢裏,邊走邊除草,艱難地朝山中行進。

汗流浹背是黃通甫夫婦巡山時的常態。“這個季節,經常是走一會兒渾身就濕透了,像被雨淋了一樣。”黃日秀説。她的頭髮早已被汗水打濕,臉上掛着豆大的汗珠。

山林中常有野豬、豹貓、蛇等野生動物出沒,給護林員的工作增添了危險。多年的巡山經驗使他們夫妻二人對多種野生動物的領地瞭如指掌,哪片林子有蛇,哪片林子有豹貓活動,他們腦海中都有一張區域地圖。

走累了,夫妻倆便用山泉水洗臉,吃一口隨身帶的乾糧,坐在樹蔭下小憩一會兒,然後起身繼續巡山。

通往一處防火樓的山路沒有台階,都是泥路,走起來十分困難,除了護林員外常年無人行走。山路越來越陡,有些路段狹窄到只夠下一隻腳,雨後行走容易打滑摔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滾下山。

除了工作環境的惡劣,夫妻二人還要忍受巡山的單調和生活的寂寞。龍道山護林點海拔1200多米,管護面積2.5萬多畝。護林點周圍人煙稀少、通信信號差,與外界的聯絡經常要靠衞星電話。

傍晚時分,走在巡山回來的路上,黃通甫給妻子唱起了山歌,這是護林員夫妻排遣寂寞的一種方式。

回到護林點,一口小池塘、一塊小菜園、一個防火瞭望台、兩座房子,便是黃通甫夫妻二人的“家”。兩人、三餐、四季,巡山護林的這些年,黃通甫夫婦與大山為伍,與森林為伴,吃住在深山站房,與家人聚少離多。任由風吹日曬雨淋,夫妻倆始終堅守崗位,攜手在茫茫林海中穿行,用腳步丈量山嶺,默默守護這片綠水青山。

近年來,隨着森林管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羣眾生態文明意識不斷增強,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數量多了起來。這些變化夫妻倆看在眼裏,甜在心裏。

“守山護林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雖然艱苦,但我們無怨無悔。”黃通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