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從孩子出生之後,很多父母的人生就受到了影響,為人父母都想要把最好的物質給孩子,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這樣真的是對孩子好嗎?還有父母會將孩子依賴自己,離不開自己當成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這樣的親子關係又正確嗎?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長大後多半會難有出息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共生”也就是説,彼此的關係已經達到了不分你我的地步,共生觀念,應用到愛情和友情還是有幾分依據的,但是如果父母和子女的關係達到了共生的程度,反而意味着親子關係出現了問題,出現了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喪失了界限感。界限感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有多大?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沒有界限感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輕則溺愛孩子,孩子變得一事無成(媽寶男),重則孩子一生無法脱離父母,無法超越父母,聽從父母的指揮,為父母而活(巨嬰)。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不是攜手並進,而是相互拖累,父母和孩子都會過得非常辛苦。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所以生活中與父母關係太好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難有出息,父母對孩子依賴心太強,或者孩子過於依賴父母,反而會給對方帶來一些困擾。所以隨着孩子長大,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反而應該越應該有距離,這種距離是心理上的距離,父母心理上要允許孩子成長,有自己的隱私,自己的空間,自己的婚姻生活,獨立承擔任何事的能力。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因此,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要做的不是讓孩子更乖更聽話,而應該是讓孩子更獨立,更有個性,除此之外,孩子也要一定程度上學會蔑視權威。

以父母為目標,時刻爭取超越父母,而不是依偎在父母身邊,時刻想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之下,孩子有責任心,懂得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才算是真正的成長,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真正的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一:父母學會適度退出

父母和子女也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孩子有了性格意識之後,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隱私,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父母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工作之後,父母要注意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結婚生子後,父母要學會退出孩子的生活。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雖然這樣對父母來説可能比較殘忍,但是卻是為人父母必須要學習的一個課程,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父母就不應該總是將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總是想要插手孩子的生活,這樣也會給孩子帶來困擾,所以父母一定要適度退出孩子的生活,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

二: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

父母要習慣子女的疏遠,尤其是子女成家後,重心也會轉移到自己的小家,這個時候,父母要適應子女的冷淡,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總是將自己的生活的重心,人生的價值都放在孩子身上,這樣父母不僅會生活得非常辛苦,反而不容易被子女理解,因此,父母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也要適應與子女的分離。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三:父母要“自私”

父母要自私,即使是面對孩子,也要有取捨,過於無私的父母。不僅容易被子女無休止剝削,而且喜怒哀樂全掌握在孩子手中,父母太無私,把自己的地位放得越卑微,反而越容易養出自私的孩子,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太無私。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從學會拒絕孩子開始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最重要的就是父母要會拒絕孩子,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拒絕孩子的任性妄為,作為父母,一定不要對孩子無條件包容,不然只會讓孩子過於自以為是。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二:父母要與孩子保持距離感

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與孩子保持距離感,不要過多幹預孩子的選擇,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大方向引導,而不是包辦孩子的生活。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育兒寄語: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主要是警示父母和子女不要過度依存,無界限。尤其是孩子成年後,有自己的生活後,父母也要讓孩子自己去經歷一些痛苦的事,不要對孩子過度保護,不然孩子日後也難有成就。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認為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真的好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

#父母必修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2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理學角度分析:孩子和父母關係太好,將來可能“難有出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