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問”出心裏話

問卷調查是徵求官兵意見建議、摸清官兵思想底數、掌握部隊真實情況的重要手段,也是領導機關決策和指導的重要依據。然而,部分官兵對問卷調查存在一些認識誤區。有的機關幹部對問卷調查過分依賴,只要下基層,就要帶上一份問卷瞭解情況;有的基層主官擔心官兵反映問題,影響單位形象,問卷前搞動員“統一口徑”;還有一些基層官兵對問卷調查的作用重視不夠,參加調查時敷衍了事。武警兵團總隊執勤第五支隊從上述現象入手,組織官兵展開討論,引導官兵正確認識問卷調查的意義和作用,對“見怪不怪”的現象説不,清除潛藏在問卷調查中的形式主義。在此,我們摘選部分官兵的觀點看法,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些思考。

問卷調查並非唯一途徑

列兵彭宏傑:下連7個月,我填寫了8份問卷。每次工作組來中隊檢查考核,問卷調查必不可少,內部關係、手機管理、主題教育、安全保密、“微腐敗”現象等等。我感到問卷中,尋求機關幫助解決困難的問題大多沒了下文,而反映基層存在問題的官兵很容易被“重點關注”。剛下連時,我們幾個新兵在問卷中寫了中隊的一些問題,希望機關幫助解決。結果沒幾天,中隊在機關的教育準備會上被點名,之後更是被機關“重點關注”,大會小會都把這些問題拿來説一説。我希望機關幹部來中隊蹲點調研,不要只是下發問卷,而是能和官兵打成一片,自己看自己聽,幫我們發現問題並幫助解決。

中士班長周子軍:當兵8年了,我對有些機關幹部用問卷調查情況來評判基層連隊建設好壞的方式,不太認同。有一年,我們中隊各項建設都走在支隊前列,沒想到問題出在一次問卷調查上。面對問卷中一道模稜兩可的問題時,一些官兵理解偏差,選擇了“有”的選項。結果,我們中隊被定性存在某項問題,先後接受了多波次的調查。後來,雖然誤會被澄清,但影響了中隊的各項秩序,全面考核中出現了滑坡。我希望機關了解基層,一定要多沉到班排搞調研,多看多問多轉轉,別隻靠問卷摸情況。

排長楊果果:問卷調查不是一次簡單的“你問我答式”的書面訪談,而是一項科學嚴謹的羣體調查。個別機關幹部設置問卷比較隨意,有的問題模稜兩可,官兵不好理解作答;有的問題過於籠統,不區分問卷對象的類別;還有的問題沒有實際意義,就是為了湊題目數量……這些都影響了問卷調查的質量,使其流於形式,既浪費官兵時間,又影響機關的形象。我建議機關在問卷調查時,既要周密設計問題,注意區分調查對象類別,又要留出適當空間,引導官兵反映實情,還要注意及時回應,對調查中反映的問題,給出明確反饋意見。

股長王春光:機關幫助解決基層單位的問題和官兵反映的實際困難,僅靠搞一次問卷調查是遠遠不夠的。個別機關幹部下基層調研,為圖省事閉門造“卷”,出題時不是想着摸清情況研究對策,蹲點時又不注重調查調研,不願意沉到兵中去了解掌握情況,甚至還以一次問卷調查的情況彙總來評判連隊建設的好壞,把問卷調查變成了官兵的負擔。他們對問卷中基層反映的困難重視不夠,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問題匯情況要整改上,“問出多少問題就是業務水平、發現多少現象就是工作成效”,偏離了機關服務基層的主旨。如此“問卷”,是給基層添忙添亂,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官兵對問卷調查的合理性和機關的公信力產生質疑。

對“家醜不可外揚”説不

大學生士兵石站豪:機關每次來搞問卷調查,我們都如臨大敵。一拿起筆,腦子裏就出現幹部骨幹經常講“家醜不可外揚”的情景。其實我們也知道,問卷調查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基層、服務基層,但幹部骨幹的話我們不能置若罔聞。所以,即使是無記名的問卷,我們也只挑最好的選項,生怕給連隊惹麻煩、拖後腿,影響了連隊建設的成績。有時候,面對問卷上一些尖鋭敏感的問題,還要絞盡腦汁地想出一些不痛不癢的回答。怕出問題而不敢讓官兵反映問題,這是基層在問卷調查中的問題之一。

中隊風氣監督員王洪:“家醜不可外揚”是基層連隊在上級調研時,給官兵動員常用的“擋箭牌”。這樣雖然維護了連隊的“集體榮譽”,但也使很多問卷調查還沒開始就已經失去了意義。在班排,我也經常碰到班長骨幹在答卷開始前統一官兵“思想”。於是,在問卷調查中,戰士們瞻前顧後,怕答得不好影響單位成績,於是就本着“什麼好,填什麼”的原則,交上千篇一律的“滿意答卷”。打着“為單位好”的理由堵塞官兵向上級反映問題的民主渠道,輕則是對官兵合法權益的損害,重則是破壞基層風氣建設,甚至影響部隊戰鬥力生成。

指導員蘇忠永:這幾年,中隊的各項建設都走在支隊前列,每次的各項考核也很順利,可接連幾次在問卷調查上“栽跟頭”,真讓我有點談“卷”色變。我向其他連隊指導員取經,他們幾乎沒在問卷調查中出過問題。他們給我傳授經驗,問卷調查前要加強連隊的“教育引導”,做到“統一口徑”,給戰士們講清“家醜不可外揚”。回去後,我照方抓藥,問卷調查再沒人“冒泡”。可是,之後大家越來越少給我和中隊長提意見建議,我才意識到問題並不那麼簡單:“統一口徑”後,官兵的主人翁意識會淡化,不願意主動給連隊建言獻策了。官兵在問卷中反映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面對去解決,一味“維護形象”,避重就輕,最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影響部隊的安全穩定。

藏着掖着其實是不負責任

士官金台:官兵的集體榮譽感很強,把問題寫在問卷上,讓機關感覺我們中隊不團結、問題多,那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再説,問卷越填越多,大家就越來越不重視,在填寫問卷時就應付了事,問卷結果一“好”到底,啥問題也反饋不出來。可是,一到年終考核,之前藏着掖着的各類問題就會一一顯現,這時大家才認識到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考核過後,中隊集體覆盤反思,讓我們理解了問卷調查不是“找茬”,而是幫助找出問題促進提高。今後,要端正對問卷調查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才是對中隊建設真負責。

班長趙奇:我一直都有“老好人”思想。對問卷調查,我覺得就是“走過場”,“反正也不記名”。那天,機關工作組調研官兵關係,我就填了“幹部和班長骨幹都好”。聽了支隊的教育課,我想了很多。“老好人”就是怕得罪人不敢擔責,這也是今年大家覺得我不再適合擔任士官支委的原因。我要以此為戒,正確對待問卷調查,用好這個反映問題的正規渠道,做一個敢於擔當的好班長。

政治工作處主任趙芳斌:每份問卷都是官兵思想的現實反映,凝聚着他們對部隊建設的關心。然而,一些問卷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模稜兩可、拐彎抹角的題目,讓大家心有顧慮“不敢答”,不知所云“不會答”,心裏牴觸“不願答”。有些基層連隊主官“怕丟分”“沒面子”,在問卷調查前“提前定調”“層層引導”,教育官兵“家醜不可外揚”。如此一來,連隊的“面子”是保住了,但原本為部隊建設建言獻策、為領導機關正確決策提供科學參考的問卷調查,就成了勞而無功的“走過場”。

黃 超整理

來源:解放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44 字。

轉載請註明: 怎樣才能“問”出心裏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