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採訪中,有基層幹部談起幹部不擔當問題:“某地空氣監測站數據居高不下,因領導一句‘會不會是此地人車嘈雜所致’的疑問,幹部就把監測站用圍欄擋起來,領導説不能弄虛作假,幹部就把圍欄拆除”……做事左右搖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但唯獨不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便是典型的“牆頭草”現象。
“牆頭草”,作為不擔當的一種病症存在已久。病如其名,隨風倒,不堅持原則,不實事求是。
有的“牆頭草”幹部,遇事自己並沒有主見,他們因為不願獨立思考,或缺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問題不加分析、不加思考,盲目聽從,人云亦云。比如,在脱貧攻堅中,有的幹部盲目跟風,今年讓農民種某作物,明年搞某養殖,不考慮市場情況和當地實際,折騰一番不賺反賠,羣眾怎能沒有意見。
還有一種“牆頭草”幹部,看領導臉色行事,缺乏擔當、不負責任。此前,某省省委領導同志就在大會上公開講述了一段真實經歷,他説:有一次專門試了一個同志,本來該名同志講的是完全正確的,我突然跟他説,是不是可以這樣考慮?他馬上變過來,對,應該是這樣。然後我又提醒,是不是應該這樣?他又説,對,馬上這樣。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此人不可用。
陳雲同志曾形象地把這些人叫做喜歡“抬轎子、吹喇叭”的人,“這樣的幹部並不將精力和能力放在工作上,不去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而是根據領導的好惡加以取捨。”怎能任由這樣的幹部混下去?
細究起來,“牆頭草”幹部病根子還是出在思想上,不願擔當,不會擔當。若是把羣眾利益舉過頭頂,遇事自會認真研究思考,有所見地;若是敢於擔當作為,一心為公,表達意見自會挺直腰板,敢於直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加之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我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持續存在,抓好“六穩”“六保”,打贏脱貧攻堅,哪一項任務都需要幹部認真盡責,決不可飄忽不定。
在實踐中,擔當是具體的,是需要做抉擇的。鄉村振興要讓農民“上樓”,還是“留住鄉愁”?保就業,是鼓勵羣眾創業,還是增加就業渠道?城市建設要大拆大建,還是“細細繡花”?面對這些問題,幹部都不可模稜兩可,兩邊倒,都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下功夫研究判斷。若是隨聲附和,毫無主見,何談求真務實,更難能科學決策,那與朽木何異。
固本培元,才能枝繁葉茂,才能做疾風勁草。幹部的根本在哪?答案就在羣眾中。平日裏,幹部要堅持羣眾路線,沉下身子、走進羣眾、多接地氣,多同他們身挨身坐、心貼心聊,摸準羣眾的訴求,曉得羣眾的心思,遇事心中自會有杆羣眾利益的秤;要多做調查研究,走進田間地頭,瞭解掌握一手資料,發現真實情況,腳下沾滿泥土,心裏自然踏實;還要加強黨性修養,參與決策討論,須得堅持實事求是,敢於仗義執言,對於不妥的決定或錯誤的言行,敢於諫言指正。
如此,紮根羣眾的深厚土壤,汲取精神力量,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敢於擔當,實事求是,善做研究,敢於直言,雖經狂風驟雨,仍可屹立不倒,剛直不阿,這便不是“牆頭草”、不是朽木,而是黨和人民的棟樑之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