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航母出海為何總有大批鯊魚尾隨?近100年的時間,各國仍無法解決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綜合

航母每次出海總是有大批的鯊魚尾隨其後,雖然各國都嘗試過各種解決辦法,但至今仍沒有太明顯的效果。


航母自從誕生以來就備受關注,但是作為“海上霸主”的它依然面臨着各種問題,每次出海都會有大批的鯊魚尾隨其後,各國雖然也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明顯的效果,也就成為了世界難題。


航母誕生已經有近

100年的時間,但這一難題仍未解決

航母作為一種大型水面艦艇是一國海軍中極為重要的存在,美國手裏目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也因此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海軍。航母的建造融合了大量先進的技術,所以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擁有航母,再加上航母本身的建造和保養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所以對於一些小國來説根本沒有能力供養這樣一艘大型水面艦艇。


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是日本的“鳳翔號”,而航母的發展歷史到現在已經有近100年的時間,即便是這樣,航母上仍然有一些技術沒有成熟,有一些技術只有幾個國家掌握,而各國在攻克航母技術難題的同時也正面臨這樣一個難題,那就是每次在出海的時候,後面總會有大批鯊魚尾隨,如果這些鯊魚不小心,很有可能會讓自己受傷,因為高速轉動的螺旋槳葉會產生巨大的殺傷力。

為何每次出海都會有鯊魚尾隨?

而鯊魚尾隨在航母之後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螺旋槳,推動航母前進的螺旋槳葉體積碩大,重達數百噸,航母在水中行駛的時候,螺旋槳轉動會產生強大的水流,而水裏又有很多的生物,一些體積較小,來不及躲閃的魚類就會被螺旋槳絞殺,而它們被絞殺後會有血液流出來。血液會順着水流分散開,而鯊魚對於血腥味是十分敏感的,不一會兒就會有一大批鯊魚聚集在航母后面,它們也會趁着這個時候吃掉那些被絞殺的魚類,但是如果它不小心碰到了螺旋槳,也會讓自己受傷害,如果傷口較大,無法得到救治還可能面臨死亡的風險。


【螺旋槳:是一種將發動機的功率轉換為推進力的裝置,它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航母上的螺旋槳體積較大,直徑可達兩層樓高,為了給航母提供充足的推動力,一般航母上會裝備有4個大的螺旋槳,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航母的航行速度。】

除了這個原因外,航母在行進時還會產生一種特殊的電磁波,這是因為航母上裝備有大量的電子干擾機、雷達等,他們會發射電磁波信號,魚類對於這種信號十分敏感,很可能將其誤認為是自己的同伴,也就跟在了航母的身後。


而且鯊魚常年生活在海水中,身上會有大量的寄生蟲,所以有時候他們會藉着艦艇寬大的船底給自己撓癢癢,這一做法也常常讓船隻處於危險之中,所以解決鯊魚尾隨的問題也顯得至關重要。


為解決這個問題,各國都在努力嘗試各種辦法

無論是大小船隻,大部分都依靠螺旋槳來推進,所以有些漁民捕捉到的魚類,經常會看到它們身上有切割的痕跡,各國為了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嘗試了各種辦法,目前有的國家已經開始嘗試採用泵噴的技術來推進船隻前進,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航母面臨的這一難題,不過船隻上一般都會裝備電子設備,它們產生的電磁波一時間還沒有辦法解決。未來也只能靠更加先進的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從而減少魚類的傷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