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省級地方兩會已進入密集召開期,“預算看不懂”再次引起熱議。有政府官員認為,近年來不少地方已在深入地推進預算改革,包括細化預算報表,做部門預算等,還是看不懂主要因代表和民眾不夠專業,畢竟財政預算科目專業性很強,需要專業知識才能懂 。真的是這樣的嗎?
預算報告確實專業,但被普遍認為“難懂”不能歸咎於人們水平低
如果説在所有需要經代表審議的兩會報告中,預算報告是最專業和難懂的,相信沒什麼人會反對。通俗地講,預算就是財政收支的年度計劃,它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有收入與支出科目,收入又分線上收入與線下收入,線上收入又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支出又分成了類、款、項、目等等,不一而足,涉及到財政學、會計學和統計學等各學科知識,加之相關報表篇幅長、有些領域專業術語晦澀,技術含量確實比較高。
晦澀的預算報告,連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都曾沒看懂
但財政預算被普遍認為“難懂”,主要是由專業複雜性造成?事實上,根據媒體報道,對預算報告,別説是其他部門的“外行”,就是在財政部門工作的“內行”,看不懂預算報告的也大有人在。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曾在日本學習研究國際金融貿易,是財政金融領域的行家裏手,但也曾對2010年人民銀行預算報告中的外匯儲備收益一頭霧水,後經央行副行長易綱的詳盡解釋,方才化解了疑雲。再舉一個案例,深圳羅湖區人大代表盧旭蕾是普華永道(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專業審計師,應該説在審議預算方面眼光犀利,但也常年“吐槽”看不懂對政府預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説外行看不懂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很多內行也看不懂現有的預算報告就不是它的專業性的問題了。
為何看不懂?展現在公眾面前的財政預算,語焉不詳,面目模糊
我國目前的財政支出預算體系主要按照支出功能分類。這本是沒錯,要讓人一眼看明白公共預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政府部門購買了什麼,在什麼樣的公共服務上花錢等分類。但問題是,在部門和單位預算中,支出的功能分類趨於簡單化。雖然近年來不少地方也在推進預算改革,但所謂的細化主要是指將專業的內容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加以“翻譯”,絕大多數政府部門預算都依然停留在“類”,很少能夠公佈到“款”,到“項” 和“目”的更是少之又少(由粗到細分層設置“類、款、項、目” 四個層次)。比如説,僅僅公佈“教育”花了多少錢,卻沒有每一筆支出的具體內容,是主要用來調整教師的工資,還是花了更多資金在建設校舍上,還是更多資金投入到學生的計算機課程上,任何一個答案對公眾來説都是意義不同的。但公眾真正關心的且能看得懂的詳細數據被隱藏起來。更不用説關於預算公開的條文中,我國還有“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的條款。
編制讓人“看得懂”的財政預算,有這麼困難嗎?不妨拿我國香港地區作為對比。香港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內容包括所有的82個支出項目和近5年的政府收支計劃統計情況,納税人繳納的每一分錢怎麼花,花在哪裏,一目瞭然。財政預算案除了詳盡的文字、數據外,還配有大量的插圖、表格、漫畫,讓人讀來饒有興趣。不僅編列當年預算,還附有未來5年的收支預測和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
香港財政2012年預算表教育局部分(局部)
為何看不懂?公眾和代表獲取預算等相關信息的渠道也不通暢
受長期官本位意識的影響,有關部門把自己手中掌握的信息作為一種特權,加之信息公開往往會對部分官員的既有利益格局產生衝擊,不少政府部門及官員對信息公開較為排斥,普通公眾根本無法見到預算草案的內容。廣州市41個政府部門曾在官方網站曬出了2013年的預算賬本,並較為罕見地公開了“三公”經費的情況,其中,廣州市質監局更是出人意料地在預算費用之外,披露了公務接待的人次、人均標準等。然而,這些內容僅在網站上停留了一個晚上便銷聲匿跡。
實際上,政府的財務預算和“賬本”不僅公眾難以接觸到,政府官員、相關領域的學者獲取相關信息的渠道也不通暢。全國政協委員蔣洪表示,絕大多數的人大代表也只有在兩會期間才可以見到預算案的內容,“從進入會場開始,所在的小組32人,一共才發兩套材料,有4小時可看,每個人大約能看15分鐘。9本材料,平均每本才看兩分鐘不到。”一旦會議結束,所有的草案都會被收回,甚至不少地區供人大代表審議的預算案要被標為“國家機密”而不得外泄。
美國德州預算局的網站,專門負責向公眾提供預算查詢的服務
而在國外,公民查閲政府財政預算早已是稀鬆平常的事。以美國為例,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再到下一級的地方政府,其完整的預算報告都可以在網站上進行下載。納税人每月會收到政府財政部門寄來的“賬單”,告訴你這個月交的税都花到哪兒去了,多少錢給了國家軍費、又有多少錢拿去修繕公園了;政府除了要向公民提供預算報告,還有責任幫助他們讀懂。在日本,預算案公佈後,財務省官員會親自做客電視台和電台,與民眾溝通。政府部門每年還要發行《決算與檢查》、《會計檢查梗概》等出版物,解釋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和改進意見。
有看得懂的預算,才有信得過的政府
所謂財政預算,其根本的意義在於,所有政府支出都應該列入預算,未列入預算的任何支出都屬非法,目的是藉此控制政府的支出。公民需要明白公共預算,首先在於明白的預算才能監督政府的公共服務,此外還有一大好處,就是可以壓縮政府公職人員的腐敗空間。
既然政府預算並非天生難懂,公眾和代表普遍反映的看不懂恐怕還是與相關部門的態度有關係。從制度經濟學來的角度來看,利用政府(代理人)與公眾(委託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在制定預算過程中運用某些技術策略,使預算難以看懂,就越容易謀求特定羣體或個人所追求的利益。換言之,敢於讓預算清晰起來,這個政府一定是個更加值得信任的政府。
預算“看得懂”,其實也有利於政府部門自證清白結語每個家庭都有一本記錄開支的“家庭賬本”,每個國家也都有一本關乎國計民生的“國家賬本”——政府預算。何時國家賬本能像家庭賬本一樣,讓人看得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