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黑作坊藏大棚 實在令人震驚

  粽子黑作坊藏大棚,實在令人震驚!“幾乎每天都能聞到一股甜甜的味道從菜棚子那邊飄過來,還能看到有人開着三輪從這大早上的往外拉粽子。”市民李先生向本版讀者郵箱報料説,“這附近基本就是城中村,根本沒有掛牌的食品加工廠,可從早到晚這一片幾乎都能聞到蒸粽子的味道,該不會藏着一個黑粽子加工點吧!”

  蔬菜大棚裏藏着黑作坊

  根據李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昨天來到位於豐台區建新路附近的一處城中村,還沒進村就能聞到一股令人可疑的“香甜”味。沿着一條小路往裏走,隨處可見的都是各種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垃圾上趴滿了蚊蠅。順着這股味道在小路的盡頭右拐,便能看到一處廢棄的蔬菜大棚,大棚頂上的透明塑料布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黑色油氈,從外邊幾乎看不到裏面的情況。

粽子黑作坊藏大棚

  “您這粽子包得夠香的,老遠就能聞到。”走進大棚,記者看到的是一副熱火朝天的“加工”場景:大約七八十平方米的大棚裏,有六名工人正坐在小馬紮上忙着,其中五人面前是大盆的糯米和成摞的粽子葉,另有一人負責和豆沙餡兒。大棚裏地面非常泥濘,蒼蠅四處亂飛,甚至徑直就停落在白花花的糯米上。

  記者注意到,負責和餡的工人手下的案板其實就是兩塊破木板,固體狀的豆沙餡被放在一個大桶裏。工人赤着手,每次從桶裏拿出一大塊豆沙餡,再用一把小刀在木板上把餡料切割成一個個的正方體塊。每完成一次切割,工人就順手把小刀放在身邊的一個馬紮上,立即就會有蒼蠅迅速落在上面。

  蒸熟的粽子泡在水泥池裏

  大棚的盡頭並排放置着四個蜂窩煤爐子,上面的大鍋里正蒸着粽子。大棚裏有六隻金屬大桶和兩個用水泥砌的池子,池子裏灌滿了水,所有蒸熟的粽子都會在這裏完成最後一道工序流程——冷卻。每個池子裏都泡着幾十包已經蒸好的粽子,水看着非常渾濁不清。

  “您這粽子挺香,但蒼蠅看着還是挺硌硬的。”聽到記者誇讚自己包的粽子香,一位歲數較大的工人告訴記者,“沒事,就這兩天天氣變熱了才開始有蒼蠅,而且因為這些餡兒是甜的,蒼蠅喜歡。不過我們包好了都要上鍋蒸仨小時,等於高温消毒了,肯定沒問題。”

  記者花一塊錢買了一隻粽子,邊吃邊問,“一天不少包吧,您這粽子都賣到哪?就在這附近賣嗎?”一位工人回答説,“一個人一天少説也得包上千只。往哪賣由老闆負責,一般都賣到市裏面,根本不愁賣。我們就負責包。”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紅衣男子一直很警覺地盯着記者的一舉一動。

  黑粽子賣到小超市便利店

  這些粽子究竟會銷往何處?記者在隨後的暗訪中發現,這樣沒有商標、生產廠家、主打“自家制作”的粽子在早市和便民小超市裏隨處可見,一般每隻在八九毛到一塊錢之間。

  “我們家的粽子味道可好了,很多回頭客,來一袋唄,五塊錢六個。”昨天下午,在月壇附近的一處街邊,一位銷售粽子的遊商向路人推銷説,“和超市裏賣的一樣,都是家裏人自己包的。”當有打算購買的市民説沒有看到粽子上的商標,詢問是不是三無產品時,商販撇了撇嘴,“反正賣了這些天,也沒見誰吃了拉了肚子。”

  正説着,接到市民舉報的西城城管趕到現場,對遊商的三輪車進行了查扣,並將商販帶回到隊裏接受調查。商販承認,她的粽子是從一個位於西南四環的“大棚”里拉出來賣的,“主要給一些小超市和小便利店送貨,剩下一些我才順道兒在街邊賣。這粽子真的吃起來沒啥問題。”

  今天上午,西城城管在官園附近的早市執法時,又發現了一名推着平板三輪售賣粽子的小販,並將其帶回隊裏調查。小販也説,這些粽子是從西南四環的一個大棚拉來的,“我每次拉一車也就千八百個粽子,每個成本五毛錢,一般我賣一塊錢一個或者五塊錢六個。他們那包的粽子銷路不用愁,基本早上四點多就有三輪車去拉貨了。”

  通過對這名遊商的問詢,基本可以確定她的粽子就是來自建新路的那家大棚黑粽子加工點。而根據她提供的數字,這家窩點每天加工製售的粽子數量達到五六千個。針對端午節前無照商販尤其是售賣粽子的遊商增多的情況,我們已經加大了上街的查處力度”,西城城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還會聯合相關部門一起對發現的線索進行調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26 字。

轉載請註明: 粽子黑作坊藏大棚 實在令人震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