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特區故事| 他是全國種糧大户,過去“用手種田”,現在“用腦種田”

6月8日上午,陣雨剛停一會,66歲的馬鎮順在家裏閒不住,穿上雨鞋堅持到稻田裏走走看看。“今年的稻苗長得很高,稻粒也多,豐收不成問題。”説這話時,身形矯健的他已下到稻田裏。只見,綠油油的稻苗已長至肩高,呈現良好的生長態勢。

馬鎮順的事蹟在汕頭廣為人知,他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走出了一條別人不敢走的路:開荒、承包種植4000多畝水稻。他用多年的堅持和汗水換來了一個個榮譽:“全國種糧大户”(兩次)、“全國糧食生產大户標兵”、“全國種糧售糧大户”、被收入《2005年中國人物年鑑》、榮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糧食是給人民吃的,種田是光榮的!”在馬鎮順眼裏,種田的經濟效益相對較低,但是社會效益高。他説:“要繼續做大做強水稻產業,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敢闖敢試擔起“拾荒者”

馬鎮順13歲就下田幹活,是汕頭市潮陽區和平鎮塘圍村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

改革開放後,逐步分田到户,當地農民紛紛把原本種水稻的耕地改種經濟作物——生柑。“幾年下來,由於缺乏技術支撐,生柑品種連年退化。”馬鎮順説,加上以前逢雨必澇,到了收摘時,生柑運不出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爛在果園中,不少農民經不起虧損,丟下了柑園不管。

上世紀90年代,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大多農民“洗腳上田”務工去了,而馬鎮順則一直堅持種田。“當時外地大米成車運進村,農民不種田,卻要買米吃。”馬鎮順坦言,他一直忘不了當年捱餓的經歷。看着成片的良田變成無人耕作、無人管理的荒地,他動起了承包土地種植水稻的念頭。

我的特區故事| 他是全國種糧大户,過去“用手種田”,現在“用腦種田”

1997年,馬鎮順與村委會簽下了320畝荒地一包6年的承包合同。他僱了一幫村民幫忙平整荒廢的柑園,挖通溝渠、修機耕路,用了幾個月時間把荒地改造成連片的水田,成為當地最早打造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的帶頭人。

多次獲評“全國種糧大户”

在馬鎮順的精心照料和經營下,他承包的320畝荒地第一造便獲得了大豐收,畝產達到1000斤,單造便收穫了32萬斤糧食。而且,當年谷價較高,除去開荒、谷種、肥料等費用,他第一造便淨賺了36萬元。

嚐到甜頭後,馬鎮順決心擴大生產規模,立即購進一台東方紅504型拖拉機,又包下了臨近鎮村共700畝荒地,承包的土地一下子增加到了1120畝。從收穫第一造水稻開始,他每次都會把賺的錢用來擴大生產規模。

我的特區故事| 他是全國種糧大户,過去“用手種田”,現在“用腦種田”

隨着時間的推移,馬鎮順逐漸小有名氣,周邊鎮村每有出現土地丟荒現象,都會慕名前來請他承包。而為了幫助各地解決復耕難題,馬鎮順總是不計地域遠近和難度大小,都予以承包下來。就這樣,他承包的土地逐年增加,承包的水稻種植面積達到4000多畝,成為了遠近知名的種糧大户。

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在這當中,有豐產豐收的喜悦,也有因颱風損失慘重的遭遇,但馬鎮順始終堅持下來。“每當想到黨和政府的惠農政策越來越完善,想到周圍羣眾對我的親切關懷和支持,就感到曙光在前頭,越幹越有奔頭。”馬鎮順表示。

2003年、2009年,馬鎮順兩次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户”;2011年被授予“全國種糧售糧大户”稱號。

“農二代”接力創新種植技術

2004年,馬鎮順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大户標兵”,並獲獎勵東方紅拖拉機一台,這對他產生很大鼓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馬鎮順堅信,種糧不會被人瞧不起,只要種得好,同樣獲得社會的尊重。

同年12月,馬鎮順的大兒子馬學傑從部隊退伍。受父親鼓舞,他決定踏踏實實地跟着父親當一個農民。“我爸太累了,一個人管理着幾千畝水田,我得幫他一起挑擔子負責任。”馬學傑説,當時還面臨一個發展瓶頸,就是越來越難請到願意幹農活的人,“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

父子倆經商量後,明確不能再靠以前低效的人海戰術,決定從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入手,將現代化機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2005年,他們引進了第一台水稻烘乾機,2008年購買了插秧機,並逐步增購中型拖拉機。截至目前共有22台烘乾機、16台插秧機、16台中型拖拉機,逐步實現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馬鎮順的二兒子馬學仕本科畢業後也毅然加入到隊伍當中。當年,他開始嘗試引進無人機操作施肥與噴藥,經過不斷專研和克服困難,於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我們的無人機駕駛員開車到田邊,一天可以用無人機給500畝地施肥噴藥,連鞋子上都不用粘上泥。”馬學仕説。

2019年,由他們創辦的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為社員及周邊2600多户種糧大户提供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覆蓋了潮陽、潮南兩區,作業服務面積6萬畝,收穫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話】

發展現代農業 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南方日報:這幾十年來種田,給您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馬鎮順:以前插秧,我們得凌晨三點起牀,除了中間喝水吃飯短暫休息,一干就得幹到晚上七八點鐘。原來我們4000多畝田差不多得僱100人,用一個月時間才幹得完。自從買了插秧機,兩個人開一台機子,一天就可以完成50畝地插秧,十多台機器同步開工,幾天就做完了。

種得好、管得好,收成後還要烘乾儲存好,哪一個環節落下了,都可能造成不小的損失。好在有兒子們的加入,把用手種田變成了用腦種田,把人海戰術轉成機器代勞,通過科學種植實現增產增收。

南方日報:您對未來農業發展有什麼建議?

馬鎮順: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種植管理方式早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現在我們實現了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這些農機不但自己用,還可以幫助服務周邊農户。就算是農忙季節,團隊也只需要三十個人就夠了。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現代農業,需要培養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記者】黃嘉鋒 辛均慶 實習生 莊銜濤

【通訊員】肖樹鵬

特區40年,説出你的故事

今年是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為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回顧改革開放大業,總結經濟特區建設經驗,進一步講好廣東改革開放故事、特區故事、粵港澳大灣區故事、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故事,振奮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精氣神,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南方日報、南方 客户端承辦的“我與特區40年——廣東省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全媒體徵集活動”已正式啓動。

活動聚焦展示深圳等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徵集一批反映個人、企事業單位等與經濟特區共成長的文章、圖片、短視頻等,將於6月30日結束徵集!

趕緊行動吧!

點擊下方圖片↓↓參與投稿!!

我的特區故事| 他是全國種糧大户,過去“用手種田”,現在“用腦種田”

【作者】 黃嘉鋒;辛均慶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45 字。

轉載請註明: 我的特區故事| 他是全國種糧大户,過去“用手種田”,現在“用腦種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