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環島路海珠湧大橋開通,位於橋中間的一座“橋中房”被網友稱為廣州“最牛釘子户”而走紅網絡。6日,廣州市海珠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將繼續保持和該業主溝通協商,爭取儘早達成共識。
業主:網上報道不真實
6日中午,記者來到海珠湧大橋,只見橋上前來拍照打卡的行人絡繹不絕。不少人甚至還專門走到屋主家附近參觀拍照,這裏一夜之間,幾乎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面對眾人圍觀,屋主樑女士顯得很無奈。她告訴記者,從3日開始,就不斷有人過來,“他們喜歡來,我也阻止不了,如果説現在我有什麼訴求,就是讓這些人不要再來圍觀打擾”。
廣州海珠湧大橋的“橋中屋”。 姬東 攝
梁女士剛見到記者時,一直強調網上的報道是不真實的。她説:“之前來了幾班人了,講到我都不想再講,我到現在都還沒吃早飯。”在記者再三詢問下,梁女士才開口説自己不願搬遷的緣由。她説,自己不搬走不是為了錢,“我們要的是房子,但是政府官員沒有房源給我們”。
據梁女士介紹,十年前,政府帶她看過一次房子,在海珠區革新路的鳳安花園,但她稱,屋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三尖八角”。但在廣東,“三尖八角”的房子是大忌諱。梁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家小朋友一進去就説,寧願住自己家裏也不願意住那裏。”
上個月,政府要她搬到寶崗大道,梁女士沒同意。她説:“屋子對着醫院的太平間,我寧願住在這裏,也不願意對着死人。十年前和十年後就看了兩間房而已。”
面對網絡熱議,梁女士稱這壓不倒自己,“那麼多人圍觀討論,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十年的毅力”。
梁女士表示,自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不是蠻不講理。她説:“如果我是貪圖富貴,早就走了,政府來,我也願意去協商。要是合適的話,我們就走吧。如果政府不徵,我也沒問題。”
到梁女士家中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姬東 攝
海珠區住建局:提供過不同地段不同朝向、交通便利的房源
6日,海珠區住建局就“最牛釘子户”作出回應稱,環島路海珠湧大橋是海珠區環島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海珠區重點推進的民生工程之一。橋樑建成後將有效緩解工業大道、洪德路的交通壓力,改善沿線居民出行條件。此前,從太古倉到洲頭咀公園,需要繞行工業大道,駕車需要25分鐘,步行需要40分鐘;橋樑開通後,駕車需要5分鐘、步行需要20分鐘,大大方便了周邊居民的出行。
該局表示,2010年開始,海珠區就啓動了該橋徵拆工作,涉及私人房屋47户以及相關單位7個。2019年9月份,除了海傍外街22號(“最牛釘子户”;門牌號)外,均已簽約拆遷協議,共徵拆房屋約9050平方米,徵收土地約4230平方米。
該局稱,自從啓動徵拆工作以來,相關部門和街道一直與業主協商溝通,宣傳解讀徵拆工作,詳細講解拆遷的補償標準,並且提供了貨幣補償、置換房源等多種補償方式供業主參考。置換房源提供了位於革新路、寶崗大道、新港中路等不同地段不同朝向、交通便利的房源供業主選擇,但一直沒能達成共識。
該局稱,最終,在確保海傍外街22號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橋樑建設繞開了該處的徵拆節點,並在橋下為該住户保留了出入通道,實現了橋樑的正常開通,今後相關部門將繼續保持和該業主溝通協商,爭取儘早達成共識。
律師觀點:依法治國的理念深入人心
北京中南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孫繼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廣州環島路海珠湧大橋上的“橋中房”事件中,房屋拆遷當事人之間的法律地位平等體現得淋漓盡致,涉事房屋沒有因為雙方經濟實力、政治地位的相差懸殊被強拆。依法治國的理念深入人心,平民百姓深得實惠。
但他同時認為,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此事件,就顯得不正常、不和諧。“橋中房”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不利影響是難以計算的,誰該對此負責呢?拆遷方及有關部門是否窮盡了一切合理方法和建議,真心誠意來解決這個問題,值得商榷。
他表示,作為被拆遷人,理應當審時度勢,主張不僅合理合法,亦應端正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避免濫用法律平等地位的身份,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