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10月14日電(顧大鵬 陳國林)富崗蘋果應該是目前中國最貴的蘋果,一級果(直徑95mm以上)定價100元一枚。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邢台市“十大金名片”……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眼裏的“黑蛋子”,是怎樣變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金蘋果”的?近日,河北省內邱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接受記者採訪,趣談了這枚“中華名果”的前生往事。
洪水送來“科技財神”
“我和李保國教授是1996年認識的。那年8月,連降暴雨,山洪暴發,洪水沖走了全村200多畝保命田,山場果樹遭受了很大損失。村民們哭着説,‘這日子沒法過了。’這個時候,李老師隨省裏的科技救災組來到了崗底村查看災情。他遞給我一張寫在煙盒上的字條:‘需要果樹管理技術,我可以幫忙。李保國。’後面留了電話……”
這是在李保國先進事蹟報告會上,楊雙牛講述的他與李保國教授的初識。
彼時,崗底村還是河北太行深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楊雙牛當了11年村支書,帶領村民建了6家集體企業,種了20多萬棵蘋果樹,這些幾乎被洪水洗劫一空,包括楊雙牛的第一個夢:家家都是萬元户。
“剛來崗底村的時候,李老師指着樹上的蘋果,跟我開玩笑説,‘你看它們簡直就是黑蛋子。’他還説,3年內,要讓這些果樹長出金蘋果。”
當時的蘋果還不叫“富崗蘋果”,品相不好但也“系出名門”。上世紀80年代,富士蘋果作為中日友好交流項目,成功引進到崗底村,退伍兵出身的楊雙牛已經想到了建河北省第一家蘋果小鎮。
從1996年到2009年,李保國每年有200多天住在崗底村。他把果園當成課堂,從剪枝、套袋技術開始,手把手傳授給村民。他以紅富士蘋果在崗底村的生產特性為依據,改良研發了適合當地氣候、土質特點的新品種,富崗“一、二、三”號蘋果先後誕生。還獨創128道蘋果標準化生產工序,全省第一家建立蘋果追溯系統。崗底村因而成為“全國科教興林示範村”、“全國山區小康建設示範村”,其標準化科學種植模式也成為全國樣板,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讚譽。
萬畝蘋果園一角。 顧大鵬 攝
“省長建議價”結束了蘋果論筐賣的歷史
富崗蘋果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15種高於全國代表值,但最初也和其它國產蘋果一樣賣着“土豆價”。好蘋果如何賣上好價錢?楊雙牛又陷入深思。
有一年,楊雙牛到北京找銷路,發現富士蘋果家族成員“世紀1號”標價一枚100元。他花200元買了兩個蘋果,帶回家讓村民品嚐對比發現,富崗蘋果與富士蘋果作為一對“孿生兄弟”,大小、果型、色澤和味道幾乎完全一樣。可是一枚日本蘋果,卻在中國賣出100倍的價錢。
楊雙牛不服氣,也想把他們的蘋果定位在中高端消費羣體,按照日本蘋果的銷售方式按個兒賣。他把蘋果分成三級,其中一級蘋果(直徑95mm以上)定價50元一個。村民有質疑,認為“50元能買半袋小麥”。也有縣領導批評他:“吃半拉兒蘋果就二十五,價格太離譜!”
在張家口召開的河北省農業產業化工作會議上,楊雙牛因為“50元一枚蘋果”成為代表的笑料。河北省時任省長力排眾議:“富崗蘋果50元不是太貴了,而是賤賣了,建議富崗蘋果賣100元一個。”
從此,富崗蘋果的禮品包裝盒上多出一行字:“省長建議價:一枚蘋果100元”。
1997年,富崗蘋果結束了論筐賣的歷史,以論個兒賣的嶄新形式走向消費者,年年供不應求。
中國民間的“創意”與堅持
還有一個故事值得分享,就是“平安果”的故事。崗底村有位叫楊二黑的村民,經營着自己的家庭農場。15年前,他還不知道蘋果叫“平安果”,更想不到西方聖誕節與自己有什麼關係。那一年,富崗蘋果大豐收,卻找不到好銷路。直到聖誕節前夕,整個農莊的蘋果銷售還不到一半。村委會號召村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楊二黑動員外地工作的三個女兒回家幫忙。
三個女兒製作了近百張聖誕賀卡和禮盒,在平安夜前夕把最好的蘋果寄給北京、南京和石家莊的好友。未料想一次嘗試,無意間製造了一場“蘋果革命”。富崗蘋果因而從鄉村走向城市,從中國人的餐桌走向西方的神聖殿堂。2016年的聖誕節,僅北京、南京、石家莊三地向富崗農莊訂購的平安果突破10萬枚。富崗蘋果作為聖誕禮品,年銷售額過千萬元。
楊雙牛説:“同樣一枚蘋果,賦予了文化內涵,價格就不再是個大問題。”話雖如此,他更希望為自己的蘋果賦予道德的血液。記者曾多次到富崗萬畝果園參觀,熟知他對蘋果農莊工業標準的嚴苛。《富崗有機蘋果生產技術規程》128道工序,果農必須把每道工序一個不落地記錄下來,上傳到公司蘋果質量信息追溯系統,錄入蘋果的二維碼,否則就會受到嚴厲處罰。對此,楊雙牛表示:“貼在蘋果上的二維碼,就是蘋果的身份證,也是果農的臉譜和名片。”
富崗蘋果企業集團計劃三年內在內地開設蘋果專賣店300多家,圖為內邱縣專賣店一角。 顧大鵬 攝
基於品質的追求,崗底村民也學會了拒絕。
以富崗蘋果園為核心,聯合周邊10餘個村莊,投資超百億建設生態大花園,是河北省地方政府正在推進的精準扶貧項目。這個項目規劃面積178平方公里,相當於富崗蘋果園的26倍。
項目設計初期,曾有政府官員建議,讓楊雙牛牽頭將周邊10餘個村莊合併成一個超級農莊,以便於未來生態大花園項目的統一調度。楊雙牛和富崗村民沒有接受這個建議,富崗蘋果園也沒有按照估價20億元出售給投資商。楊雙牛認為:“靠簡單合併走大鍋飯道路行不通,把土地租賃給公司來經營,也有農民不可控的風險。”
當了30餘年村支書,楊雙牛更熟知土地和農民。他有自己支撐太行山村升級的模式,被媒體稱為基於分享經濟理念的“雙牛算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