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在全球找美猴王傳人,不愧是猴王世家。六小齡童在接受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聽説一些年邁的讀者不熟悉網絡、沒有微博,不能在線參與圖書活動,而通過寫信這種傳統方式寄到報社後十分感動:“《北京晚報》有很多喜愛我的老少讀者,不管我現在在做什麼,心裏都裝着他們。”他將晚報讀者給他的信收下並寫下了一段話:“給《北京晚報》的讀者朋友:謝謝你們對《行者》的關注和支持,恭祝大家猴年吉祥,萬事如意!”
六小齡童在全球找美猴王傳人 不愧是猴王世家
現場
“美猴王”在自己蠟像前發自傳
“今年年初,網絡上各種‘大聖歸來’的呼聲,讓我有一種英雄歸來的滋味。”昨天,六小齡童首部自傳《行者》在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舉辦首發活動,他不光在自己的“美猴王”蠟像前為來賓表演各種孫悟空造型,還開心地教起孩子們舞金箍棒(右圖)。“今天我比站在以往任何一個舞台都激動,這是我第一部完整的《自傳》,今天是六一兒童節,今年是2016年,我是六小齡童,三個六,這個日子特別好。”
六小齡童偏愛紅色,除了平時照片中愛穿紅色的衣服,發佈會他也毫無意外地選了件紅襯衫。“紅色顯得人有青春活力,紅色象徵一種精神,再一個,孫悟空戲曲臉譜猴臉主色調是紅色,紅色象徵着人的智慧、正義,熟悉戲曲臉譜的觀眾朋友是非常熟悉的。”六小齡童這麼解釋。
發佈會開始前,沙和尚的扮演者劉大剛悄悄來到六小齡童的休息間,六小齡童一抬頭看到故人,馬上從沙發上站起來用力擁抱:我沙師弟來啦!六小齡童與當年《西遊記》的演員依舊感情很深,在他的新電影《敢問路在何方》中,86版《西遊記》除了帶着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再合作之外,六小齡童透露,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和汪粵也會出現在電影中。
這部由北京長江新世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版發行的《行者》,是六小齡童親自執筆的首部傳記。“其實以前陸陸續續寫過一些,《六小齡童品西遊》、給孩子們寫過讀《西遊記》的一些書,2004年跟別人合寫的《猴緣》,但這次是我首次寫的自傳,跟以前的書不一樣。”談到出版該書的緣起,六小齡童説,今年是猴年,機緣巧合,也是“《西遊記》之父”吳承恩先生誕辰510週年、我的二哥小六齡童去世50週年以及央視版電視劇《西遊記》播出30週年,“恰好長江文藝出版社找到我,希望為我出版個人傳記。我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這樣一種奇妙的機緣之下,自己醖釀六年的自傳也該跟讀者見面了。”六小齡童説。
專訪
57歲了還能在原基礎上做得更好
記者:今年央視春晚因為您沒能出現在舞台上,引發了大量觀眾關注此事,您如何回應?
六小齡童:今年猴年春晚我上與不上大家這麼關注,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其實這個晚會里面戲曲是有孫悟空的,但可能觀眾心裏希望是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在晚會上出現,而不是戲曲的孫悟空,這是兩個概念。我看了一下支持率,沒有一個觀眾會想到別人,這是一個演員最大的榮幸。
記者:去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您發佈了電影《敢問路在何方》的拍攝計劃,能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電影的籌備情況嗎?
六小齡童:這次我是和美國的派拉蒙電影公司合作3D電影,現在有三部的拍攝計劃,《敢問路在何方》系列電影,目前還在做劇本的階段,大家可以耐心期待,按照中美合作的協議,一定要把劇本做好才能開機,所以我們也沒有覺得一定要趕在猴年這個時候放映。我們想:為什麼一定要趕時間去做,而不是把它做成一個經典呢?
記者:時隔三十多年再演孫悟空,您的心態和狀態都有哪些不同?
六小齡童:這麼多年其實我一直沒有停止對孫悟空形象的探索,所以狀態和感覺肯定沒有問題,我一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做得更好。當然會有一些問題,比如我的體力,但這個完全可以通過現在的高科技,在電腦的幫助下完成。最重要的還是戲,是人,不然我已經57歲了,為什麼還要我去演?
記者:現在很多3D電影中塑造了各種各樣的孫悟空,有些觀眾褒貶不一,您怎麼看?
六小齡童:我認為“神在先,技在後”,演員如果沒有演技,只會瞪個眼,全靠高科技去做,是沒有震撼力的。我始終覺得,電腦再厲害神話電影的特效只能錦上添花,不能喧賓奪主,如果觀眾看過電影后覺得印象最深的是特效,那就有問題了。要想演好孫悟空,一定要接受傳統的中國猴戲的訓練。其實很多演員一定是認真的,也是下了工夫的,但觀眾不承認在哪裏呢,因為沒有達到孫悟空的神韻,這種神韻只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去找。
記者:《行者》裏有句“巔峯過後是低谷,熱鬧過後是寂寞”,您對於人生的“低谷”和“寂寞”有什麼體會?
六小齡童: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有高有低的,我總結的一句話就是“苦練七十二變,笑對八十一難”。“七十二變”是指我清楚自己在社會上的立身之本,“八十一難”是我的處世之道。我之後也演過很多人物形象,也很用心,但就是突破不了孫悟空。它就像我人生的珠穆朗瑪峯,超越不了了,那我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後來我明白了,孫悟空不能在大鬧天宮之後就結束了,他還要跟師傅去取經。當年紅得發紫的時候天天有采訪,那後來冷清了怎麼辦,我就去學新的東西,積蓄力量去準備。
記者:章家是猴戲世家,從您的祖輩起就父子相傳,到您這一代之後您對後繼者的傳承有什麼考慮?
六小齡童:我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所以美猴王是沒有辦法靠血緣來傳承了,其實到現在,也不一定非要靠血緣。女兒她有自己的興趣,做什麼我都支持她。馮驥才先生曾説,不希望六小齡童成為末代猴王。現在沒有誰比我更適合去做孫悟空的培養,我希望在海內外篩選。所以未來一定會有(下一代猴王),大家有好的苗子也推薦給我。
記者:這次您的自傳是從全球範圍內讀者投票徵書名,為什麼會想到這樣的方法?
六小齡童:這次做這本書的時候首先想到書名,包括書封面,收到了幾萬名讀者的提議,聯想集團的楊元慶先生也在微博上參與,他也覺得“行者”這個名字最好。封面也是,我們最終就選擇了在沙漠中的美猴王形象,並沒有直接用劇照或簡單地放張我的照片。《北京晚報》是北京地區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也希望晚報的讀者都能關注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