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拒絕零和博弈思維 中國謀求安全共享
【聚焦十九大】(中國治)拒絕零和博弈思維 中國謀求安全共享
中新社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國產電影《戰狼Ⅱ》近期熱映引發“現象級”熱議。該片劇情涉及的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問題亦備受輿論關注。隨着中國每年逾1億人次出境旅遊,境外中企數量持續增加,中國海外利益安全面臨的風險增加。
資料圖 民眾用熟透的紅果山楂和金黃的柿子拼成五星紅旗,以他們獨特的方式表達對共和國的熱愛之情。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看來,海外利益安全作為非傳統安全的一部分,近年來已上升為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在國家整體利益格局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但安全供給不足的問題也在凸顯。開展海上護航、撤離海外公民、開展應急救援,一方面要配置和利用好既有安全資源,通過市場增加安全供給,另一方面也應更重視國際合作,謀求安全共享。
中國已經意識到,海外利益安全乃至國家安全近年來面臨不少新挑戰。總體而言,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面臨的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相比傳統安全觀,如今的國家安全觀“更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
自2014年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來,國家安全涵蓋的領域顯著拓展,既包括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領域,也包括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和海外利益安全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太空、深海、極地等新型安全領域也不容忽視。有關國家安全的立法基本已成體系,相關法律法規達190多部,除了國家安全法,還有反間諜法、反恐怖主義法、網絡安全法等數十部法律直接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決策高層強調,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
張宇燕説:“新時期國家安全戰略把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置於同等重要地位,這構成了兩條戰略主線。在不同時期,有些因素凸顯,有些不那麼緊迫,需綜合考慮不同因素在國家安全格局中的上升和下降,不能犧牲某一領域的安全來解決另一領域的安全關切,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綜合考慮不同因素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危機發生概率,張宇燕認為當前中國面臨的外部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美國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情緒上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對中國發展有負面影響;朝核問題上,各方訴求不同,不確定因素增多;在南海,美國舉動的軍事化色彩越來越明顯。此外,相關國家對中國戰略還尚存疑慮。
張宇燕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羣都認為,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處理複雜的外部安全問題時,對安全關係的認知應從傳統的零和邏輯、相互猜疑轉向安全共享、安全共擔、安全共建、安全共贏。
未來,中國謀求國家安全應更重視國際合作。滕建羣説,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背景下,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承擔獨霸一方的角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問題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必須放棄零和遊戲和霸權意識。
張宇燕認為,生態惡化、資源枯竭、氣候變化、網絡安全、核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並非中國能單獨解決,須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全球治理。中國應繼續通過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對話平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貿組織、世界銀行、亞投行等機構,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來積極促進全球治理,為世界提供更好的公共產品和解決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