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80後劉怡玲: “金融女”返鄉承包荒山種果樹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綜合

  一個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女孩

  放着城市白領不做,

  回鄉承包山地種植果樹……

  做出這一“驚人”舉動的女孩

  叫劉怡玲,80後

  是博白縣東平鎮富山村人

  2014年,她放棄了在南寧的一份財務管理工作。當時公司為了留住她,給她開出了20萬元年薪的待遇,但她卻不為所動,毅然選擇自己開餐館創業。

  一年後,她回到老家博白,承包荒山種起了果樹。如今,她的果園面積達300多公頃,年產柑橘100多萬公斤,產值800多萬元。目前,她還成立了水果種植合作社,吸納大量貧困户入股,帶領貧困户脱貧致富。

  放棄20萬年薪,選擇自己創業

  2007年,劉怡玲從廣西財經學院畢業後,進入南寧一家公司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由於她專業知識過硬,人又勤懇,很快就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幹,獲得公司高層的賞識和信任。她在這個崗位如魚得水,一干就是6年。就在父母以為她會在工作穩定、待遇不錯的崗位上好好發展時,她竟來了個“華麗轉身”,要自己創業。

  “那時公司上市,我因此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股金。”劉怡玲説,獲得這筆錢後,她才發覺自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開始動了創業的念頭。但當她提出辭職時,公司不肯放人。為了留住她,公司領導給她開出了20萬元年薪的待遇,但她卻絲毫沒有動心。

  當被問及當初為何堅決地拒絕了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時,劉怡玲笑着説,“因為我愛折騰。”辭職後,她很快就在南寧開了一家餐館。“只要你喜歡幹,我們支持你。”父母瞭解她的性格,對她的選擇無條件支持。可惜,她在餐飲業領域沒有任何經驗,不足一年,她的餐館就倒閉了,投進去的錢虧得一乾二淨。

  “當時很沮喪,沒想到人生的第一次創業竟以這樣的方式收場。”但劉怡玲後來卻覺得,“這是上帝打算為我開另一扇‘窗’,所以才關了這扇‘門’。”2014年,劉怡玲到朋友的果園參觀,吃到了“很甜的柑橘”,於是萌發了自己種植果樹的念頭,這讓她重燃創業的激情。

  不管別人懷疑,埋頭山裏“開荒”

  “其實我當初的想法就是搞一個小果園,自己一個人幹。一開始以為家裏人會反對,沒想到父母一致給我投了贊成票。”一個女孩上山種果樹,往往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劇本,劉怡玲卻並非如此。她家境殷實,父母都是成功的商人。“在別人看來,我這麼做,簡直就是在自討苦吃。”愛折騰的她擋下了朋友“三思而後行”的勸阻,“屏蔽”了一些村民“你能行嗎”的質疑,説幹就幹,開始籌劃起了租地事宜。

  劉怡玲在果園

  “其實開始的時候一點也不順利,單是租地,就碰了不少壁。”劉怡玲慶幸,村裏的幹部都很支持她。“地荒着也是荒着,出租給她還有租金收,何樂而不為?”村支書劉德力整天跑上跑下,第一年就協助她順利租下了20公頃荒山。

  “之前這裏全是荒地,草長得比人還高,而且連路都沒有。”租地之後,劉怡玲就把自己“關”在了山裏,帶着工人一起除草、開路、買果苗、種果苗……事事親力親為的她吃在山裏、住在山裏。當時不少村民對她抱有極大的懷疑,“看吧,不出兩個月她就要跑回城裏了。”但幾個月過去,山上的雜草清除乾淨了,路也開通了,她還是留在山裏。村民這才對她另眼相看,“看來她還真是鐵了心要在這裏當‘山民’了。”

  果園越做越大,質優水果俏銷

  “別人都是掌握了技術才種植果樹,而我是種植果樹之後才開始學習技術。”租下山地後,劉怡玲就四處拜訪附近的水果種植户,從施肥、防蟲、修枝、剪葉等基礎活學起,天天跟着別人待在果園裏。開始種植果樹後,她還聘請了桂林柑橘研究所的一名技術師傅擔任顧問,並不斷引進新技術,全面實施水肥一體化技術、自制有機肥技術、生物驅蟲技術等。

  “那個時候,我既是老闆、工人,又是技術員、管理員。”當時的劉怡玲整天風風火火地在山上奔忙,活脱脱一個“女漢子”。

  第二年,劉怡玲發現,這裏種植的沃柑不但比南寧武鳴等沃柑主產地要早上市一個多月,而且品質非常好。到了2018年,上門求購水果的客商絡繹不絕。這時,劉怡玲決定放開手腳,擴大種植。她家原來就承包了不少山地種植速生桉,她讓家人砍掉,全部換種上沃柑和沙糖桔等果樹。

  後來,劉怡玲成立了博白縣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生產經營模式,把富山、富新及分新等村200多農户吸收到合作社裏來,使合作社的水果種植面積一下擴大到300公頃。

  “2019年,合作社的柑橘產量就達100多萬公斤,產值達800多萬元。”如今,在劉怡玲的努力下,博白縣富山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是一家集種植、研發、銷售、電子商務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先後獲評“廣西縣級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廣西巾幗脱貧示範基地”“玉林市巾幗脱貧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水果也因品質優良暢銷全國各地。2019年12月,還吸引了中央電視台前來報道。

  “這麼多年堅持下來,全靠一個‘熬’字。”劉怡玲坦言,當初遇到各種困難時,她也想過放棄,但一想到合作社裏還有這麼多社員,她就覺得自己肩上責任重大。現在,她打造了一支有技術、有經驗的年輕的管理團隊。“我的願望,是把合作社生產的水果打造成一個品牌,銷往世界各地,讓我們的水果成為一枚枚‘金果子’。”

  關於我們

  圖文采集:記者 王耀前

  值班編輯:龐荔馨

  責任編輯:蔣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