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二戰德國的這些“黑科技”設計,每一款都近乎瘋狂,讓人不敢想象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綜合

我們知道,二戰時的德國開發出了很多黑科技,德國為了扭轉戰局,急需在常規武器上做出突破,想依靠強大的單兵武器戰勝盟軍的龐大數量 ,所以一些突發奇想近乎瘋狂的武器就應運而生了,一起來看看吧!
噴氣式戰鬥機Me.262
世界上第一架投入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也就是德國梅塞施密特公司開發的戰鬥機,要知道當時的主力戰機,都是螺旋槳式戰鬥機,這種噴氣式飛機簡直就是外星科技。
雖然在當時盟軍的機海戰術下,Me.262根本發揮不了優勢,但是當時盟軍的飛行員看到這種沒有螺旋槳,時速高達每小時800公里的戰鬥機還是相當驚訝的。
V系列導彈
二戰末期的德國,由於被盟軍轟炸越來越扛不住,V系列遠程導彈就應運而生。1944年,第一枚為V1導彈研發成功,隨後1萬多枚V1導彈發射到了英國本土進行轟炸,尤其是英國倫敦一度對英國民眾造成了恐慌。
接着V2導彈研發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彈道導彈,V2作為一種彈導導彈,先是通過液體燃料將其推上48公里的高空。然後繼續慣性上升至88公里,接着以每小時3500公里的速度以拋物線的形式慣性下落,擊中地面的速度大約在每小時2800公里。
這種速度比V1的脈衝式噴射發動機快多了,雖然精度一般,但這種完全無法攔截的速度對英國人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是V1的平方。而V3遠程火炮則是在V2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導彈+火炮的創新式武器。
當時由於V1的高成本和V2的低精度,德國開發出了V3火炮,可以把83公斤的炮彈發射到300公里以外的地方。為了能夠打到倫敦,該炮的發射基地選在了法國加萊地區。
一旦投入使用,V3火炮可以精準轟炸倫敦的任何設施,但是法國區域處於盟軍的轟炸範圍之內,還沒等V3火炮投入使用,就被盟軍的轟炸機炸了個底朝天。
Ho-229戰鬥轟炸機
Ho-229戰鬥轟炸機是由當時著名的霍頓兄弟設計,是世界上第一架無垂尾的飛機,沒有了垂直尾翼就減少了雷達反射面積,再加上整個機身的V字型設計,以及塗上了可吸收雷達波的黑膠和木炭的混合物塗層,説是世界上第一架隱身轟炸機也毫不為過。
它的設計目標是載彈量一噸,作戰半徑1900公里,同時兼具對地和對空的作戰能力,如此能力至今也沒有任何戰鬥機能夠做到,由於該機的升限能力達到了恐怖的16000米,因此還給飛行員配備了類似現代高空偵察機使用的增壓服。
該機只造出了三架,還在試飛階段,戰爭就結束了,這個轟炸機的很多設計理念都運用到了後來大名鼎鼎的美國B2隱身轟炸機身上,可以説是對Ho-229的一種精神延續。
銀鳥空天轟炸機
銀鳥轟炸機是二戰末期德國科學家研發的一種超高空轟炸機,它的外形設計和技術含量放到現在都毫不遜色,它藉助長長的滑軌起飛,長長的軌道將給飛行器以極高的初速可以讓它達到100公里的高空,這遠遠超過了現代民航客機飛行的平流層,達到了中間層,所以它也是一種亞軌道轟炸機。
在這一高度它可以攻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這個空天轟炸機雖然沒有真正研發出來,但是它的設計理念完全超越了當時的科技水平,直到現在都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理念。
美國下一代的全球攻擊平台B-3轟炸機就是一種空天轟炸機,很難想象早在70年前德國就已經開始研發類似的飛行了。
太陽炮
我們都知道,利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於一點就可以點燃物體,這個簡單的原理如果放大成武器會是什麼樣?
二戰德國的太陽炮就是這種簡單原理的極致放大,這個設想由當時德國著名的火箭科學家赫爾曼·奧博特提出,他指出,只要把一副巨型凹面鏡發射到太空,把陽光聚集到一點,它就可以產生任何防禦設施都無法抵擋的超高温度,焚燬地面上的敵軍戰艦,甚至是摧毀敵方的省市。
這款武器將放置在8200公里高的軌道空間站上,反射鏡面積將超過9平方公里,重量以百萬噸為級別,而當時的德國並沒有空間站,奧伯特設想,用一枚巨型火箭代替,這枚火箭進入地球軌道之後,會展開6條長長的金屬纜繩,在火箭的旋轉帶動下自行延伸部署到位,作為空間站的骨架。
接下來後續發射的火箭將會把一副副太陽鏡從地球不運輸到太空,這些太陽鏡本質上是一個個空心的金屬框架,由鈉製成,在地球上,高純度的金屬鈉會迅速氧化,不過在太空中就沒有這個問題。
而且金屬鈉的反射效果好,密度小,是德國人心目中非常理想的太陽鏡原材料,沿着骨架,太陽鏡組件逐一拼合,最後能夠拼成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太陽炮便大功告成了。
而安裝在太陽炮周圍的小型火箭,則用來移動太陽炮攻擊地面上的目標,而根據當時的設想,造出這樣的太陽炮需要幾百億馬克已經30年的時間,而當時最困難的就是研發作為空間站骨架的巨型太空火箭,所以奧伯特沒能實現他的目標。
上述的這些武器是當時的黑科技之一,因為二戰期間的德國非常注重科技研發,所以集結了很多科學家,才有了這些成就。這些黑科技直到今天都還令人歎為觀止呢!
對此,你有什麼想説的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