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悦讀週刊 ·品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由 甫全勝 發佈於 綜合

父親也曾是兒子,而兒子又成為了父親,一代代人在這看似順理成章的接力中,在同一個屋檐下,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不曾察覺,那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以為逃離卻始終不曾走出的困局。

漫長一生,大多數時候順風順水,而只需要一個不期而至的意外,就足以顛覆一切。

電影《如父如子》的故事,來自一個真實的意外。

奔波于都市的精英人士,和生活於小鎮的安逸家庭,原本是兩條不會交錯的平行線,突然間卻不得不換位思考對方的處境,因為他們交換了人生。

事實上,他們在同一時間墜入了相同的處境——社會的邊緣。

一場六年前的 " 換子事件 " 徹底打亂了他們生活的軌跡。護士故意調換了兩家的孩子,在訴訟期已過、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後説出了真相,於是兩個本不相干的家庭必須共同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並非自願,卻被命運聯結在了一起;因為他人惡意帶來的沉重負荷,只能拼盡全力去承受。

無論人生境遇如何,他們在一夜之間淪為無人知曉的受害者。縱然外力可以協助,但困局,只能靠自己走出。

血緣的紐帶,和六年的朝夕相處,哪一個更值得?做出任何選擇,都足以讓人撕心裂肺。而一不小心,可能就要面臨失去兩個孩子的危機。年輕的父母們,不知所措。

兩個家庭都是一個成熟社會中的尋常樣本。堪稱標準社會精英的良多,職業體面,待遇優渥,對自己要求嚴格,也將這種要求傳遞到兒子身上。慶多對於爸爸既愛又懼,內心敏感的他深感自己未曾達到爸爸的要求,常常自責卻並不表露。身為全職太太的媽媽綠,傾注了全部的母愛來養育慶多,努力調和父子關係,有時也會感到力不從心。

另一個家庭則充滿了市井氣息。雄大在小鎮經營一間老舊的電器行,妻子尤加利善良賢惠,三個孩子在打打鬧鬧中一天天成長,一家人生活平靜,知足常樂。爸爸會帶着琉晴一起洗澡,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呼吸野外的空氣。

兩對父母嘗試換回親生孩子一起生活。於是兩個孩子都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家中,但驚人一致的是,他們都更喜歡已然熟悉的環境和生活,一心想要回 " 家 "。

陷入僵局中的父母們,進入了心理壓力爆發的臨界點,其外在表現是,他們都在試圖説服對方,將兩個孩子都交給自己。良多帶有經濟條件的優越感,他直白地提出了自己的設想,當然招致了強烈的反感。尤加利看到了良多與慶多父子關係的疏離," 如果你們實在照顧不了,那麼兩個孩子都由我們來照顧吧。"

在相持不下中,父母們都忘記了孩子們的選擇。對於孩子來説,兩個家庭沒有 " 好 " 或 " 不好 " 的區別。他們也不會用數字的考核指標來衡量,所有選擇都從真實的感受出發。

琉晴習慣了父母的陪伴,而慶多放不下對爸爸的愛,雖然他不曾説出口。

每個人,都應當被尊重。

良多在此過程中開始反思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事實上,他從未走出 " 越是對抗父親,便越是和他相像 " 的泥淖中。他在對抗平庸父親的執念中一步步獲得成功,如今站在了事業巔峯,卻總是因為不自覺流露出的優越感而不被人喜歡。當年的護士甚至因為嫉恨他而犯下大錯,一點莫名的惡意,便毀掉了兩個家庭的幸福生活。

訴訟期已過,當事人不會得到相應的懲罰;而他卻要在 " 如父如子 " 的情感紐帶和血緣關係之間做出抉擇。精英也有他脆弱的一面,並不總是機智過人,事實上,他一度面臨兩個孩子都抓不住的危機。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將所有人都打回了原形。在家庭中,沒有西裝革履或 T 恤拖鞋,只有父母與孩子,而父與子,是其間最耐人尋味的關係。

共同擁有,是最好的選擇。這個源於真實事件的改編故事,最終以孩子的視角,做出了更加公平的抉擇。它對現實世界高度還原,也對家庭形式進行了深度探討。收穫最大的良多,幡然醒悟到,原來他正在將自己曾經逃避的一切,強加於孩子。而慶多把自己無言的愛,都透露在了一張張偷拍爸爸的照片上。

導演是枝裕和説,與母親圍坐看電視的時光,讓他愛上了電影。和女兒相處的經驗,賦予他創作中的靈感。" 我工作時往往會忙瘋了,沒有時間和女兒相處。有一次在工作的時候,我檢查自己的手機,發現有一張我在睡覺的照片,那是我女兒那天早上拍的。在照片中我沉睡的臉很奇怪,我不知道怎麼描述,但我覺得很驚奇。"

這個細節成為了《如父如子》中," 不被喜歡 " 的良多徹底敞開心扉的契機。

父親也曾是兒子,而兒子又成為了父親,一代代人在這看似順理成章的接力中,在同一個屋檐下,活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不曾察覺,那些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和以為逃離卻始終不曾走出的困局。

意外的危機卻促成了難得的思考:

究竟是血緣還是歲月,將父母和孩子聯結在一起?

當你試圖替代孩子去打量世界時,可曾想過他們的目光更清澈?

有時當成年人還在迷茫,孩子們已看清了一切。

這是幾代人生活的交錯,是兩個家庭模式的鏡像,更是父與子的對視。不如偶爾試着,去交換一下視角吧。

一場困局,卻成為了彼此認知的契機。他們接收了這意外的禮物。

□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