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異型高性能航母難以誕生?造價太高與失敗的代價過於慘重
在世界航母發展史上,出現過諸多赤誠,加賀和列克星頓的重炮航母,搭載8門8寸炮足以和絕大多數重型巡洋艦一較高下的航空母艦。
二三十年代也出現了航空戰列艦以及航空巡洋艦的構想。
雙體航母,三體航母,浮島航母的支持者更是數不勝數。
問題就是這羣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起來很不錯的設計,卻沒有一個項目付諸實施。
航空戰列艦
1930年,倫敦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第3條規定第3條1.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目的,在第一章給予航空母艦定義
上述條約的內容用以下定義代替:"航空母艦"是它專門被設計為,僅用於起降飛機的一種水面艦艇,他可以是任何噸位的。2.如果不是專門設計用於起降飛機的(水面艦艇)。那就不被歸類為航空母艦的類別。3.1930年4月1日之前,禁止各國(對現有艦艇)進行航空改裝。
也就是説在軍備限制條約之中已經留下了一個可以用於鑽漏洞的孔子,那就是巡洋艦戰列艦或者驅逐艦上安裝機庫並不會被歸類為航空母艦。
實際上在有了這個口子以後,各國也是紛紛啓動了航空戰列艦或者航空巡洋艦的研發計劃
航空戰列艦是一種擁有戰列艦級別的主炮裝甲,又能夠像航空母艦一樣擁有的比較多的艦載機的艦艇
蘇聯的曾經被忽悠的1058工程的航空戰列艦。
1058工程,在戰列艦的本質領域,它的武裝是4座雙聯裝18英寸主炮或者是4座雙聯裝16英寸主炮的方案,副炮的話一般是20門左右的127毫米艦炮以及32門20毫米防空炮。
1058工程所使用的艦橋並不是戰列艦標準艦橋,而是偏向於航母與戰艦混合式的建島像常規的戰列艦橋一樣高聳。
但是它卻位於甲板右側,而左側則是一個長度在110米到130米之間的飛行甲板,甲板下面是一個基本上與中段等長的機庫,兩部升降機,整體來説這個飛行甲板嚴重偏小,就是護航航母的飛行甲板都比這個大,但是這個飛行甲板的初衷就是為了增強戰列艦本身的防空能力.
讓戰列艦深陷戰機包圍之時,不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夠憑藉那些給敵軍戰機放個煙花的防空炮就是讓戰列艦自己也擁有自己的機羣.
從而增強生存能力眾所周知,這個計劃被否決了,斯大林表示渣渣.
英國皇家海軍也曾經設想過航空戰列艦計劃
英國海軍部航空武備局,曾經提出,將英國已有的戰列艦,的建島位置進行大規模改造,讓其擁有一個航空母艦式的飛行甲板,安裝升降機攔阻索以及一個
長54米,寬18~9米,或者長76.2米,寬13.2米的機庫
以及長為10.06米,寬為13.72米的升降機的戰列艦航空戰略計劃改造方案升而英國的航空武備局提出這種設想也是為了提升戰列艦編隊本身的航空作戰能力,而非選擇在艦隊中編制一條輕型航母。
最終相關的方案因為得不償失而取消。
最上號航空巡洋艦,日向號航空戰列艦,伊勢號航空戰列艦,這三艘軍艦的更是雞肋無比。
讓巴爾級航空戰列艦
法蘭西第5共和國成立。
法國海軍看着讓巴爾號戰列艦,有些糾結。
首先,法國海軍缺錢。
法國海軍需要一艘撐面子的軍艦。
戰列艦不如航母好用。
法國沒錢建造一艘全新的航空母艦。
畢竟沒啥能拿得出手的航母,只能讓戰列艦自己承擔防空任務,往死裏堆防空炮。問題是這個思路,不好辦啊,畢竟噴氣式戰鬥機的攔截難度也太大了。
要不,鋪一個航母甲板?也就是説
而讓巴爾航空戰列艦方案最終也是取消
冷戰開始的年代。
也是接連出現了俄羅斯的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法國的聖女貞德級直升機航母,英國的虎級航空巡洋艦,意大利的維內託級直升機航母。
等等一系列,擁有一個長度在80米以下,寬度在15到20米的飛行甲板的半拉子艦艇。
蘇聯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也因為其同時擁有反艦導彈和艦載機的設計而飽受抨擊反艦導彈嚴重的擠佔了艦載機機庫的空間嚴重壓縮了航母上能夠用於起飛艦載機的甲板,使基輔及載機巡洋艦僅能搭載垂直起降戰機,嚴重限制其戰鬥力的發揮所以基輔級就算蘇聯海軍自身的設計師都對其感到不滿,但是卻無可奈何。
蘇聯後續設計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和烏里揚諾夫斯科級航母上,都拋棄了基輔級的方案,選擇在最大限度保留對艦打擊能力的情況下,強化航空作戰能力。
由於本文並不是主要講航空戰列艦,所以説關於航空戰列艦或者航空巡洋艦的描述至此結束。
平原型超級航母,合眾國級航空母艦
美國海軍為了證實自己也擁有核打擊能力,以及證明海軍的必要性,所以説投資了大量了軍費,研究了專門用於核打擊的航空母艦,合眾國級超級航母
艦長332米,寬39.6米,吃水深度十一米,標準排水量六萬八千噸,滿載排水量七萬五千到八萬噸。
1948年7月29日,美國總統哈利.杜魯門批准美國海軍建造合眾國號
1949美國海軍打算分兩批建造八艘合眾國級超級航母
1949年4月18日,合眾國號在紐波特紐斯舉行安放龍骨
短短五天後,合眾國級超級航母就遭到取消。
合眾國的取消引起了極大的波動,這也導致美國海空軍對抗的極度激化。
合眾國這個級別看起來起奇奇怪怪的航母,同樣遭遇了下馬。
後續投入建造的,也是今天看來長得十分正常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
美國九十年代開始的新一代航母選型問題,以及英國在籌劃建造新的航母時期。
而且無論是美國的cvx方案,還是英國的下一代航母方案,兩國的競爭中都出現了三體航母或者雙體航母的隱身航母方案
不僅有着大型的能夠搭載80架左右艦載機的航母,
也有能夠搭載60架左右艦載機的中型航母和
能夠搭載40架左右艦載機的小型航母方案
這裏對那些常規方案不多做描述。
大型方案中的2C1方案為艦首滑躍甲板佈局的常規動力方案。
2C方案,為核動力滑躍起飛的方案,
能夠搭載60架艦載機的方案中的3D型常規動力航母方案,是隱身雙體燃氣輪機推進航母方案。
3C方案採用的是隱身單體船設計。還有諸多的常規甲板佈局與改進型甲板佈局的競標方案(改進型甲板佈局競標方案是在美國已有航母的甲板佈局上繼續優化的甲板佈局。)
再比如現在看起來十分別扭的同樣參與cvx計劃競標的CVX13a方案,方案的大致圖像如下圖。
簡而言之,就是大型單體核動力隱身航母方案
裝載42架JSF(f-35的原名),5架CSA(沒下文的東西),3架SH-60;動力系統:160兆瓦,4軸
(這個方案是混搭艦載機的方案,而且哪怕是垂直起降飛機也使用彈射起飛的起飛方式。)使用兩條電磁彈射器,兩個升降機,以及三個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着陸點。強化隱身能力,全電推進,
滿載排水量:96556噸
長:317.1米;吃水線長度305米;飛行甲板寬度40.5米,吃水深度12.2米;最高航速29.5節飛機:
最為科幻的三體航母方案。
在項目的選型階段,也出現了側重於隱身性能的大型三體航母方案
極度側重隱身,力求避免被發現。
還有兩個難以理解的機庫直達型的彈射器。
這個方案整體上來説,一切以隱身性能為核心,不惜降低載機量與艦載機出動效率為代價。
十分科幻,然後一首涼涼航空戰列艦的滑鐵盧
以讓巴爾級航空戰列艦為例,説明航空戰列艦失敗的原因。
對比一下三個方案?讓巴爾級航空母艦需要的僅僅是在讓巴爾級航空戰列艦的基礎上,延長機庫與飛行甲板,增加一台升降機與一套彈射器,還能省下兩個4聯炮塔。
讓巴爾級戰列艦也不需要升降機,攔阻索,彈射器,機庫,飛行甲板,飛行甲板支撐鋼構,不需要艦載機的機庫,不需要專門儲備一套維護設施與維護人員,還能避免飛行甲板那個碩大的防禦漏洞。
也就是説,建造一艘讓巴爾級航空戰列艦,和造一艘讓巴爾級航空母艦與讓巴爾級戰列艦能夠省下的僅僅是一些副炮,一台升降機,一個攔阻索,和一部分的支撐結構而已,一個船體,以及十六台鍋爐,八台蒸汽輪機,四個螺旋槳,四個發動機大軸,四個舵而已。
可以説,血虧
所以無論是航空戰列艦還是航空巡洋艦,均沒有誕生出真正的後代。
但是如果歷史在這裏出現了分叉,美國或者日本,再比如德國,為了更好的完成破交任務,選擇建設一萬五千噸的航空強化主戰艦艇,那麼,這一級別的主戰艦艇,瞬間就會風靡整個世界。(護航航母級別的航空設備即可)
但是航空戰列艦依舊不會有可能誕生。
最為接近航空巡洋艦思路的艦艇,或者説,航空巡洋艦的直系子孫就是蘇聯的基輔級載機巡洋艦。
蘇聯海軍用着還不錯,還挺喜歡,雖然説航母派有些不滿,但是誰説這是航母了?
航空巡洋艦的可行性很高,所以在這個時代,航空巡洋艦真正誕生了果實。
航空戰列艦的失敗是因為成本與效益的不成正比。
而十分科幻的雙體航母,多體航母的失敗是因為,高性能設計所帶來的高風險與高成本,所以淪為了紙面設計。
暴怒的雙層甲板,赤城加賀的三層甲板結果都是改成了常規的全通甲板
二十世紀初就已經誕生了水翼艇設計,時至今日依舊沒有出現在各大國海軍的制式裝備中。
地效翼艦艇設計,一度被蘇聯海軍帶火,但是蘇聯解體後,這類型的研發基本上陷入了停滯。而且水翼艇全部是小型艦艇。
主力艦艇從來不會是冒進的設計,在蒸汽機已經誕生的年代,海軍的戰列艦依舊是風帆動力。
在燃油鍋爐以及成熟之後,海軍為了謹慎,依舊選擇了煤油混燒鍋爐的設計。
內燃機已經成熟的年代,主力艦依舊是一水的蒸汽輪機設計。
因為在沒有重大威脅的情況下,海軍不需要任何高風險的設計。
高性能就意味着高風險,就意味着高成本,就意味着原本可以採購五艘航母,甚至十艘航母的軍費,現在只能採購三艘甚至兩艘所謂的高性能航母。
就算高性能設計可以在噸位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更強的戰鬥力,但是問題就是,先進設計往往等價於不成熟。
典型反面代表,瀕海戰鬥艦,海影,f117這三個探索者,哪個不是提前退役?
輔助艦艇退役不是無法忍受,航空母艦出現設計失誤?軍方能瘋掉,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內只會建造一艘航母的國家,全體國民都會抓狂。
而且一艘主力艦,新十年,舊十年縫縫補補又十年,大修一下再十年,破破爛爛還十年。
所以海軍表示,保守點,不着急。造慢點,也別出現技術問題。
至於貿然使用不成熟設計的主力艦艇?福特可是到現在還沒服役呢。朱姆沃爾特也是聲名狼藉,設備的先進無法掩蓋整體的不足。
所以海軍寧願選擇落後的設計也不願意選擇那些看起來很先進可靠性卻沒有絲毫保證的科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