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軍藉着脱離接觸為幌子,加緊增兵列城,重型直升機數量超過我軍
上個月15和16號兩天中印邊防軍人在加勒萬河谷發生嚴重的肢體衝突,造成印度方面37人死亡,100多人受傷…由於這次事件是由印方邊防軍單方面越過實際控制線引起的,印度自知理虧,並且在我軍強大作戰能力的威懾下未敢再輕舉妄動,事件在雙方政府、外交和軍隊高層溝通之後,雙方同意邊防軍後撤2公里,避免再一次發生衝突。
但由於在這次事件當中印軍吃了大虧後,加緊了在拉達克方向的軍事部署,目前在達拉克首府列城附近集結了5萬左右的軍隊和邊境警察,技術裝備方面有100輛以上的T72M1坦克和6輛T90S坦克,蘇30MKI和阿帕奇直升機有經常在列城上空盤旋,但這些對於我軍來説都構不成什麼威脅,因為印軍的體系化作戰能力低下,況且後勤保障壓力巨大,拉達克地區處在3500米以上的高原,經濟落後,列城地方也非常的貧困不具備戰爭支援的潛力,一切戰備物質的保障都需要遙遠的大後方補給,而從印度內地使用運輸車輛進行補給需要至少一週時間,才能抵達列城。
仔細觀察地面,是由磚塊砌成的,不要認為這是什麼高大上,這是因為印度沒有掌握高寒地區築路技術,也沒有“改性瀝青”,常規的鋪柏油路面不到一年就開始龜裂和翻漿…沒辦法只能用磚石砌路,由於磚與磚之間的縫隙很大,所以受高寒地區路面冷縮影響不大…但這種築路方式效率極低!路面通過能力也很差!8噸以上載重車就把磚頭壓碎片…即便是這樣低等級路面在拉達克地區也非常的少,絕大部分都是土石路。
由於陸路運輸太困難,印度軍隊對於空中運輸方式非常的依賴,這也是印軍目對比我軍這阿塞克欽方向略佔優勢的地方,圖片裏是印軍的的C130J運輸機在列城機場起降的情景,目前印軍有C17和伊爾76戰略運輸機25架,能用於北部空運的只有10架左右,這對於5萬人的軍隊來説實在是太少了!但是印軍的直升機戰術運輸似乎是有點優勢,這主要表現為大型運輸直升機在這個方向的數量略多了幾架。
目前印度空軍有4架米26“光環”重型運輸直升機,這4架運輸直升機都是在1980年之後購買的,此後在於巴基斯坦的邊境衝突當中屢次支持印軍的戰役戰術空運任務,特別是在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當中吊運FH77榴彈炮到達制高點進行炮擊給巴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但米26的後勤維護工作實在是太麻煩了,印度對此非常的頭疼,加上使用年限也快到了,甚至還出現了在2010年墜毀一架的事故,目前所剩的3架米26都處於封存狀態。
雖然説米26停飛了,但印度空軍還有10多架美製CH–47F正在執行空運任務,該大型運輸直升機雖然運載量沒有米26多,但是它使用靈活性卻高了很多!可以在更高的海拔高度飛行,已經可以在6000米的高度執行空運任務,米26只有4600米,顯然不如前者。
相比較於CH–47F,我軍目前還沒有與之相當的大型運輸直升機,但印度方面該型號的直升機也很少,根本不足以獲得整體性的優勢。
更主要的是列城機場距離對峙地區的直線距離不足200公里,我軍遠程火箭炮完全可以覆蓋列城機場,戰時這點優勢會頃刻化為烏有!
理論上來説,我軍遠程火箭炮受高原空氣稀薄和地勢高的影響,火箭炮的射程要比在平原高出1.5倍,也就是平原射程100公里,在高原就是250公里,完全覆蓋了印度軍隊在這一地區的所有機場。
感謝“彩雲大佬”的圖片,戰時這種地方都會被遠程火力覆蓋。
總得來説,印度軍隊與我軍對峙完全處於劣勢,就算是有一兩件武器略處於上風也扭轉不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