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折代叫網約車,是“廣薅羊毛”還是“鋌而走險”?

“五折代叫,先上車後收費。”近日,有市民發現有人在朋友圈兜售一種超便宜的代叫網約車服務,只需支付常規車費的三到五成,就能打到滴滴、曹操、T3等多個平台的車。為什麼會有這種便宜可撿?是否合規合法?有沒有安全隱患?華龍網記者進行了調查。

24塊車費僅花5塊錢 低價代叫體驗各不同

“5折代叫,全國約車。”市民王女士近日意外發現了這樣的“好事”,好奇之下,她進行了一次嘗試。

王女士的行程是從巴南萬達到九公里輕軌站。代叫者讓她發了詳細的起點終點位置和手機號碼、平台報價截圖,不到一分鐘就為她叫到了一輛曹操專車。整個乘車過程中,沒什麼異常,順利下車後,代叫者只收了王女士5塊錢,讓王女士進行微信轉賬支付。

嘗試代叫服務的還有市民程女士,但她在用車時卻遇到了麻煩。“我最近通過代叫約了一輛T3快享,司機剛剛接單就打來一個電話,問我叫車時的手機號碼是多少,我一時沒有答出來,説是朋友代叫。”

司機告訴程女士,她這種行為是非法代叫,平台最終可能收不到錢,於是取消了訂單,這讓程女士覺得十分尷尬。

記者遇到的“卡商”和“料商”。網絡截圖

代叫背後隱藏完整產業鏈 已涉嫌違法

這麼便宜的代叫背後,是什麼邏輯?非法的話,又主要是因為什麼非法?

帶着這些疑問,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名聲稱可以轉讓代叫技術的網友,在記者支付168元“學費”後,這名網友向記者講述了代叫服務的“操作流程”。

“代叫服務其實有一條完整產業鏈,我們(代叫者)只是產業鏈的最後一環。”該網友稱,產業鏈的上游是“卡商”和“料商”,他們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用户信息,將其製作成可供使用的支付寶賬號和手機號碼,代叫者從他們手中購買這些賬號,再通過建立打車優惠羣或發帖等方式招攬乘客進行約車,最終將車費收入囊中。

該網友透露,對代叫者而言,主要是抓住了網約車平台的漏洞,每次都用購買來的全新賬號叫車,根據乘客的行程要價,但並不支付給司機和平台,等乘客下車後,號碼停用,平台收費無門,只有把車費賠付給司機。

對此,滴滴出行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乘客乘車7天內未支付車費,平台會將司機應得部分先行墊付給司機,隨後平台等待乘客支付,先行保障司機權益。“多數代叫者就是鑽了這個空子。”

滴滴出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滴滴一直在關注打擊非法代叫行為。2018年,滴滴成立“打擊黑產專項組”,配合全國警方打擊違規代叫車、虛假註冊、等違法行為。目前已經破獲案件50餘起,抓獲嫌疑人800餘名。

據媒體報道,2019年廣東省公安廳曾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廣東警方偵破的一起網約車 “黑產代叫”詐騙案,共計 98 名犯罪嫌疑人落網,查證的損失達 400 萬元。

重慶市中標律師事務所常巖律師接受採訪時表示,代叫者利用網約車平台,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來盈利的行為涉嫌構成詐騙罪,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特別巨大(五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卡商”“料商”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別人信息,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乘客個人隱私受到威脅 律師呼籲不要貪小便宜吃大虧

在整個代叫過程中,乘客看似薅了羊毛,沒有任何損失,事實果真如此嗎?

常律師表示,對乘客而言,將電話號碼等發送給代叫,無形中已經暴露了大量個人信息,可能導致更嚴重的人身、財產安全問題,乘車時個人安全也無法得到保障。如果乘客清楚代叫違法依然多次使用,也會涉嫌詐騙犯罪。

對此,重慶市反詐騙中心民警提醒廣大市民,如果發現違規代叫行為,受害方涉事網約車平台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據華龍網

編輯:田剛

校審:周圓

總值班:嚴一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49 字。

轉載請註明: 五折代叫網約車,是“廣薅羊毛”還是“鋌而走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