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增超過半,萬億“援軍”在路上!專項債5月迎發債高峯
中新經緯客户端5月8日電(王永樂)提前下達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是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一項重要內容。2020年一季度,全國發行地方債16105億元,同比增加14.49%。其中,發行專項債券11040億元,同比增加53.93%,發債規模佔比達到68.55%。
廣東發債規模居首 超去年全年七成
今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節奏提速,發行規模創近6個季度新高。全國發行地方債16105億元,相較於2019年一季度14067億元的發債規模,發債量增長14.49%。其中,發行一般債券5065億元,發行專項債券11040億元。
分地域看,東部和中西部部分省份新券發行規模居前。廣東、山東和四川發行超過1000億元,分別為1634億元、1031.37億元、1012.52億元;河南、浙江、河北、福建、江西、雲南、安徽、湖南、北京等地發行規模超過600億元;寧夏、青海、西藏的發行規模均不足50億元。
聯合資信分析報告指出,一季度各地地方債發行節奏分化較為明顯。2019年發行規模排名前兩位的江蘇和湖南,其2020年一季度的發行規模分別僅相當於2019年全年的20.37%和27.28%,低於全國36.92%的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廣東2020年一季度的發行量達到了2019年全年的71.69%。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節奏提速,共發行地方債492只,較2019年同期337只的發債數量,同比增加45.99%。
聯合資信報告分析稱,2018年底以來,隨着財政部開始提前下達下一年度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以及存量地方債的到期規模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地方債的發行節奏開始提前,2019年一季度發行規模佔當年比例上升至32.20%,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三季度的集中發行壓力。2020年一季度,全國地方債的發行規模相當於2019年全年的36.92%,其中專項債發行規模相當於2019年全年的42.65%,佔比較2019年進一步提升。
此外,一季度地方債按用途劃分,發行新增債券15424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681億元。其中,新增債券佔比高達95.77%。
聯合資信報告指出,由於2020年存量地方債的到期時間集中在下半年,一季度新發行債券以新增債券為主,再融資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償還到期地方債本金)的發行規模較小。
報告同時稱,2019年,通過再融資方式償還的地方債佔比為87.32%,考慮到2020年4月至12月地方債到期規模合計19798.75億元,年內再融資債券的發行壓力較大。
Wind數據顯示,今年3至12月,地方債到期需償還量分別為985.21億元、684.35億元、1352.26億元、3358.64億元、2714.90億元、2572.66億元、2424.47億元、2176.98億元、3862.68億元和651.82億元。
1萬億專項債“援軍”來了 5月將迎發債高峯
為加快地方債發行使用進度,財政部前期分兩批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地方債額度18480億元,包括一般債券5580億元、專項債券12900億元。
據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此前介紹,截至4月15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債15691億元,佔提前下達額度的85%;其中,發行一般債券4624億元、佔83%,發行專項債券11607億元、佔90%。北京、天津、遼寧、寧波、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廣東、深圳、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甘肅等15個地區已全部完成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髮行工作。
另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累計發行地方債18972.69億元。其中,新增債券16625.57億元,佔提前下達額度的近九成。換句話説,提前下達的額度所剩不多。
不過新的“彈藥”已開始補充。據媒體4月末報道,第三批1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已經下達至部分省份。5月6日,國常會要求,在年初已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1.29萬億元基礎上,再提前下達1萬億元專項債新增限額,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
王克冰早前也曾透露,正指導各地儘快將專項債額度對應到具體項目,組織做好債券發行準備工作,力爭5月底發行完畢,確保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儘快形成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國金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嶽表示,第三批專項債額度提前下達後,根據5月底發行完畢的要求看,預計5月將迎來地方債發行的高峯。地方債的放量發行,可能會對債市流動性造成階段性衝擊,預計央行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予以對沖。
國盛證券分析師張偉認為,5月至9月將成為地方債發行的高峯期,需要完成地方債淨融資3.05萬億元,但無需對地方債放量過度擔憂,今年穩增長政策以財政為主,貨幣政策將進行配合,地方債發行放量的同時,央行將通過降準等方式投放資金,5月或6月上旬,央行可能再度進行降準。
廣發固收報告指出,5月15日中小銀行定向降准將釋放2000億左右資金,考慮到專項債新發1萬億左右,尚有8000億左右的資金缺口需要填補,預計這8000億不太可能完全由超儲資金轉化,央行可能採取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進行對沖,以保障流動性。(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