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實力哪家強?178家公司一季度償付能力披露!
中國銀行保險報 記者 李夢溪
據《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統計,截至5月7日,共有178家險企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116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在200%以上,佔比超65%;125家險企實現一季度盈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儁生表示,從一季度的數據看,由於此前償付能力監管力度較大,行業整體償付能力仍然較為充足穩定。
1家償付能力不達標,2家列入重點核查對象
數據顯示,在披露報告的84家財產險公司中,有45家出現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75家人身險公司中,有56家出現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滑。
其中,一季度未達標險企為中法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227.01%,與上一季度相比減少2665.7個百分點。
列入重點核查對象的企業分別為君康人壽和百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09.43%和106.77%。
君康人壽在公告中解釋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部分投資項目進度延遲,為規避風險保持流動性,導致第一季度投資收益未達預期;且一季度業務較為集中,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也隨之大幅增加,造成淨利潤存在季度間週期性。隨着投資收益兑現,預期利潤情況將出現好轉。
此外,人身險企業中,建信人壽、恆大人壽、上海人壽、中銀三星人壽、富德生命人壽、珠江人壽和天安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3%、128.4%、123.14%、128.8%、125%、122.58%和128.27%,均逼近重點核查對象警戒線。
除珠江人壽和天安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上季度略有上升外,其他幾家險企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
部分企業償付能力充足率一覽
雖然目前2020年一季度險企風險評級情況尚未披露,但上述企業仍需加強風險管控力度,持續關注償付能力充足水平。
一季度企業盈利仍佔多數
披露的84家財產險公司中,有63家企業實現盈利;75家人身險公司中,49家實現盈利。
數據顯示,險企市場盈利“馬太效應”愈加明顯。
具體來看,財產險市場上,“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平洋產險)仍然佔據一季度財產險市場利潤前三把交椅,共實現盈利126.18億元,佔財產險市場淨利潤總和的3/4。
從一季度人身險市場來看,“老六家”(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壽險、新華保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同樣牢牢佔據盈利榜單前列,共實現盈利571.77億元,占人身險市場淨利潤總和的84%以上。
同時取得較為亮眼成績的還有外資險企。
數據顯示,14家外資險企在2020年一季度均實現盈利,淨利潤總和達47.29億元。其中,友邦中國淨利潤實現16.98億元,居外資險企首位;此外,該公司盈利水平在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8位,僅次於“老六家”和人保壽險。
14家外資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淨利潤一覽
在取得盈利的同時,上述企業的償付能力也較為穩定。以壽險“老六家”為例,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0.41%,外資險企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9.99%,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險企積極應對投資端償付能力壓力
朱儁生表示,償付能力充足率主要受到保險業務擴張速度和盈利能力兩方面影響。
從業務擴張方面看,受疫情影響,一季度保險業務呈下滑趨勢,承擔業務潛在賠付責任的風險亦隨之減少,償付能力壓力也將有所減輕。
從盈利角度看,償付能力承壓主要聚焦在投資方面:“險企投資端面臨的市場風險加大,險資運用的信用風險增加,償付能力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除投資端外,朱儁生預測,疫情下許多中小微企業面臨較大困難,使得與信用風險相關的業務品質有所下降,從而導致險企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這將同樣影響險企的償付能力。
面對壓力,險企選擇積極應對。多家險企在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均表示,將加快資產配置節奏,加強對流動性風險指標和各賬户現金流的監控,最大限度保證投資資產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
其中,平安人壽完成了本期20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的發行。據瞭解,該債券的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公司資本,彌補階段性資本不足,提高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增強抗風險能力,以支持公司業務保持健康、穩健發展。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