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商業智能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IT驅動仍是企業平台應用現狀
什麼是商業智能?
商業智能(亦稱:商務智能)是支持企業決策分析的一系列軟件、技術、方法的集合。1989年Gartner首次提出了商業智能(BI)的概念,將其定義為一類由數據倉庫、查詢報表、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數據備份和恢復等部分組成的、以幫助企業決策為目的的技術及其應用。
1、充分的數據基礎資源助推中國商業智能行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正在加速從數據大國向着數據強國邁進。國際數據公司IDC和數據存儲公司希捷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25年,隨着中國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持續推進,產生的數據將超過美國。我國產生的數據量將從2018年的約7.6ZB增至2025年的48.6ZB,數據交易迎來戰略機遇期。與此同時,美國2018年的數據量約為6.9ZB。到2025年,這個數字預計將達到30.6ZB。
2、中國商業智能行業正處於成長期 增長迅速
根據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商業智能(BI)軟件行業規模約為16.6億元,同比增長25.8%,未來中國BI行業的發展潛力巨大。預計2019年中國商業智能(BI)行業軟件收入規模在21億左右,增長率達到27.1%。
注:市場規模為純軟件銷售收入,不含項目實施、項目運維等。
另據IDC發佈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為2.1億美元,同比增長24.6%。IDC預測,2019年全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為5.5億美元,同比增長34.5%。到2023年,中國商業智能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6.5億美元,未來5年整體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32.0%。
3、超過半數的企業重視常規報表製作與展示和移動端BI功能
根據帆軟發佈的《商業智能(BI)白皮書》,對於BI的功能,企業主要看重報表能力、移動端、填報錄入、管理駕駛艙等。
超過半數的企業非常重視常規報表製作與展示和移動端BI功能。近一半的企業期待用數據填報來解決企業內部數據採集和錄入的問題,數據填報也是解決數據分散在Excel、Word中的有效方法。
對於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識別、人工智能這些未來BI功能,企業關注較少,僅有一成企業表示關注。這些功能目前仍然停留在概念層面,實際使用的場景並不多。
4、數據整合是企業應用BI最期待獲得的數據價值
當前國內企業應用BI產品,最期待獲得的數據價值,一是數據整合,二是數據展示效率,三是輔助管理決策。
根據帆軟《商業智能(BI)白皮書》所發佈的數據,72.8%的企業最想獲得的數據價值是整合多系統數據,打通多系統的數據,解決數據壁壘的問題實現信息透明。69.1%的企業想要提高報表的輸出效率,期望能夠更快更準更省事。53.7%的企業則希望通過數據分析,輔助企業決策,實現科學化、數據化的決策。
5、IT人員主導企業數據分析的模式仍佔據主流
根據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發佈數據,IT人員主導企業數據分析的模式仍佔據主流,也就是IT驅動仍是企業商業智能平台應用現狀。從數據調研的受訪企業來看,有高達61.62%的企業的數據分析工作仍是第二類型(IT強主導型),甚至有21.89%的企業的數據分析工作處在第一類型(IT完全主導型),這顯然和業務人員自助數據分析的目標距離遙遠。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智能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