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提質升級底座,讓休閒消費“嗨起來”

夯實提質升級底座,讓休閒消費“嗨起來”
夯實提質升級底座,讓休閒消費“嗨起來”
  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動力。“五一”期間,因疫情被抑制的消費需求迎來了爆發期,休閒消費尤為旺盛。據文化和旅遊部公佈數字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預約景區門票的人數相比清明假期增長268%。

  休閒消費是在閒暇時間進行的休閒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隨着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有錢)、休閒時間不斷增多(有閒),消費偏好和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居民消費需求增長從生存型、數量型開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以滿足大眾精神需求為主的文化旅遊等休閒消費將不斷增長,並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2018年初發布的居民消費調查報告顯示,分別有88.7%和83.9%的城鎮居民表示有旅遊、文娛活動類消費需求。

  近期上海發佈《關於提振消費信心強力釋放消費需求的若干措施》,其中,休閒消費將實施“信心、安心、稱心、暖心、歡心”文旅市場振興計劃,推出高質量、高品質文旅產品,引導市民“看上海、逛景點、住酒店、看大戲、購特產”,並整合形成“樂游上海”文旅護照,促進文旅綜合消費能級提升。這些舉措既立足當下,可以有效回補和釋放上海消費潛力,又着眼長遠,順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方向,進而助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需要關注的是,促進休閒消費,要有想休閒、能休閒的居民,要有多樣化、高品質的文旅產品,更要有一個誠實守信、服務制勝、放心便捷的消費環境,這需要全社會動員,從居民、企業、政府三個層面形成合力。

  休閒消費,“有錢有閒”固然重要,但休閒消費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要素。缺乏休閒能力,休閒活動只能是被動跟風和低層次的。我國居民休閒消費存在着重娛樂性消費、輕知識性消費,以及休閒服務消費趨同化的問題。一遇到“黃金週”,熱門旅遊景點就擁堵成“黃金粥”,這表明在休閒服務消費中,我國居民主要是以旅遊度假為主的單一型休閒消費模式。如何將居民的閒暇時間更好地轉化為有效休閒時間?如何解決“想玩”但“不會玩”的問題?加強居民休閒教育、提升居民休閒技能勢在必行。

  解決居民休閒消費單一問題,還需從供給端入手,使休閒消費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能更好適應居民需求變化。出於美好生活需要,居民對休閒消費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將日趨個性化、多樣化。企業作為休閒消費產品、服務的提供者,應着力於提供多樣化、高品質的文旅產品,更好適應居民需求變化。休閒消費是一個時尚與傳統、精神與物質高度交融的領域,上海要充分釋放文旅特色活動資源豐富這一優勢,通過消費產業的融合,加強節慶、展會、賽事與購物消費聯動,促進文化消費、旅遊消費、體育消費、健康消費、購物消費與餐飲消費等各類服務消費的聯動。同時,藉助移動互聯網、大數據、AR、VR等高科技的應用,從需求與供給兩端共同促進休閒消費的發展。

  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休閒產品,不只是商業性的,還有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休閒產品,包括上海以更高站位謀求升級的黃浦江、蘇州河沿岸地區等。政府加大休閒消費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既能穩當下經濟增長,又能為未來消費升級提供支撐,使上海市民充分享受美好生活的社會福利。休閒產品與服務的消費往往是眾多行業聯動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要完善上海休閒消費的有關支撐系統,加強部門合作,強化產業互動融合,使休閒消費在上海擴容提質。當然,促進休閒消費,需要從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改善優化市場信用環境、完善商業服務質量標準體系、創新消費市場的制度供給等角度打造一個讓居民放心的消費環境。

  促進休閒消費是滿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體現,也是順應消費結構升級大勢的重要舉措,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的上海,將一如既往地在全國發揮引領與示範作用。

  作者:唐珏嵐 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編輯:蘇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02 字。

轉載請註明: 夯實提質升級底座,讓休閒消費“嗨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