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季報超預期驅動銀行估值修復 基金“落袋”銀行股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財經

  目前,A股36家上市銀行均已公佈一季報,整體來看,上市銀行無論是淨利潤同比增速還是資產質量都保持穩健,一季報表現超市場預期,似乎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給銀行帶來太大的影響,因此帶動了銀行板塊4月底至今的一輪漲勢。

  多位銀行業人士表示,疫情影響在一季度並沒有完全顯現,銀行後續仍面臨較大挑戰,全年利潤增長略有放緩。預計年內不良率高點或出現在第二、三季度。不過整體來看,在宏觀政策託底和較高的撥備覆蓋率下,銀行全年仍將實現穩健增長。

  超預期季報帶動估值修復

  上市銀行一季報顯示,2020年一季度,A股36家上市銀行營業收入、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7.9%和5.7%,實現超預期增長。營收同比增速達兩位數的銀行有22家,淨利潤同比增速達兩位數的銀行有18家。其中,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速居前的有寧波銀行杭州銀行青農商行等。青農商行無錫銀行寧波銀行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均超過30%。杭州銀行寧波銀行貴陽銀行一季度淨利同比增速均超15%。

  資產質量方面,一季度資產質量表現穩健,不良率環比2019年4季度提升1個基點,單季年化不良生成率環比2019年4季度下行29個基點至1%。

  經營增速和資產質量穩健程度均超預期,帶動了銀行板塊的估值修復。中信銀行指數自4月24日以來走出一輪漲勢,節前板塊漲幅超過6%。

  浙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梁鳳潔認為,規模增速超預期要歸因於逆週期的調節政策,銀行的規模增長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以及自身的營收增長。宏觀政策託底效應顯現,整體社融規模一季度超預期,同時一季度“開門紅”策略下,銀行資產投放意願增強,總資產同比增長10.9%,為近年來最高水平。資產質量超預期,反映了疫情前的資產質量向好的趨勢,疫情期間的信用風險變化,還沒有完全反應在銀行的表內。

  利空因素影響滯後

  從上市銀行一季報來看,似乎新冠肺炎疫情並沒有給銀行帶來太大影響,多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疫情對銀行經營和資產質量的影響具備滯後性,從目前的一線實務來看,疫情其實已經對銀行的零售和對公業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南方某省銀行高管對記者表示,疫情加大了經濟的不確定性,部分對公貸款需求出現萎縮。零售貸款規模普遍下降。“最近本地一個企業客户,本來1月底提到了貸款,疫情發生後,出於謹慎,企業提款後不久就迅速歸還了貸款。零售方面影響更大一些,疫情限制了消費活動,信用卡消費金額大幅下降,同時住房按揭貸款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資產質量方面的影響則更加滯後。按照相關分類,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才會被考慮計入不良。而廣東省近期的政策則鼓勵銀行機構適度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疫情期間部分逾期或欠息90天以上的抵質押類小企業貸款,不強制要求劃入不良。一些的確受疫情影響產生的信用卡逾期並未上徵信。“目前部分資產質量惡化這一情況尚未體現到銀行的一季報中。”前述銀行高管對記者表示。

  儘管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表現穩定甚至部分超預期,但上市銀行和非上市銀行的業績和資產質量差距在放大。根據銀保監會數據,受疫情影響,一季度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為2.04%,較年初小幅增加,並且預計二季度不良貸款率可能小幅上升,主要由於餐飲、住宿等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行業以及小微和民營企業不良率增加相對明顯,體現疫情的確給部分中小銀行帶來資產質量壓力。監管也在持續推動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和化解風險工作,推動中小銀行更好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院武雯認為,預計二季度,隨着資產質量的分化將進一步加劇,上市銀行仍能保持大致平穩,但非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壓力有所加大。

  有銀行業分析師預計,隨着風險逐步暴露,預計不良率的高點將出現在第二或第三季度。該分析師同時指出,目前海外疫情的二次衝擊對出口外貿企業的影響還無法評估。

  機構投資行為分化

  目前銀行板塊市淨率已經處於歷史低點,僅為0.7倍,這也導致部分銀行股股息已超過5%。在風格轉換遲遲未現的情況下,機構對銀行股的態度分化明顯。

  一季報顯示,銀行股是主動型基金撤離的重災區。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基金的銀行持倉市值減少了960億元,持有的上市銀行家數從36家減少到31家。單季度減持比例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減持集中於龍頭銀行,前期漲幅較高的平安銀行和寧波銀行被獲利了結。

  而險資和外資則繼續入場。工商銀行一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旗下的保險產品均在一季度增持工行股份,分別增持9492.65萬股和2452.18萬股。這兩款產品還分別增持農業銀行2.07億股和建設銀行3546.48萬股。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銀行股目前股價處於歷史低位,股息率在5%左右,高於同期理財品,投資風格穩健的險資會選擇增持一些銀行股。

  香港中央結算及其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一季度增持了工商銀行H股、建設銀行A股、華夏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香港中央結算是以名義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並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機構,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滬股通股票。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認為,未來銀行股基本面的大概率要好於預期,優質銀行股的機會遠遠比風險大,其性價比是不錯的。

  邱冠華表示,未來10年銀行要發生的景象很類似於過去10年的水泥行業,行業增速下降,公司會顯著分化。相應的就決定了銀行股投資的思路。在選股上重點推薦稟賦優良、戰略得當、戰術得法的優質銀行。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