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4月30日,2019年券商研究所基金分倉排名隨基金年報一起出爐,前十榜單中有3家“新面孔”出現。
研究所排名的最大變化是中信建投研究所在80後負責人“武超則”的帶領下,躍升10位,一舉進入前三,接近中信建投人士稱,公司研究所的2021年目標直指第一。
讓業內意外的是,天風證券從第8名滑落至15名,佣金收入為2億元,同比下降21%。
從2019年研究所內部管理上看,國際化成為多個大所的共同關鍵詞。人才流動方面,超50%的人才流動來自中小券商。
兩匹黑馬攪動研究格局
截至4月30日,135家公募基金完成2019年報披露,至此,各券商的分倉收入也露出全景。Wind數據統計,2019年券商分倉佣金總計為76.8億元,較2018年71.7億元同比上升7.1%。
從總佣金收入來看,前20位券商總佣金佔比略有提高,從2018年的71.3%略微提升至71.6。
以總佣金計算排名,前十位的券商為:中信證券(5.18億)、長江證券(4.01億)、中信建投(3.48億)、招商證券(3.36億)、廣發證券(3.25億)、光大證券(3.129億)、國泰君安(3.125億)、申萬宏源(3.04億)、海通證券(3億)、中泰證券(2.9億)。
觀察前20名券商的總佣金增長率可以發現,2019年券商研究所無疑是格局大洗牌的一年。中信證券以僅30%的增長率坐穩分倉一哥,中信建投在帶頭人武超則與研究團隊全年的努力下,與長江證券的分倉差距僅有5000萬元左右的差距;招商證券以微弱優勢反差廣發證券;申萬宏源以19%的增長率衝入前十;天風證券則是出現滑坡,佣金收入下滑22%,跌至15名。國盛證券以黑馬姿態從30名開外殺入前20,新任所長楊濤的帶領功不可沒。
從收入增長率來看,中航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兩家的總佣金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27倍和25倍,其餘華菁證券、匯豐前海、國盛證券、華西證券、湘財證券、世紀證券、國元證券、中山證券登券商增長率也均超過100%。
券商研究新動作不斷
從2019全年來看,多家券商研究所啓動自我革新工作。
國泰君安在2019年啓動了新的三年戰略規劃,並將“企業機構客户服務體系”定位成公司又一全球化戰略佈局。
申萬宏源則專注於國際化與數據運作。公司研究所2019年增加海外路演服務和特色海外聯合調研,加大香港市場研究團隊建設;堅持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平台,力爭智能研究市場領先。一方面,全力推動行業數據庫建設,搭建將全部研究領域打通的可視化數據庫。另一方面,持續加大申萬指數的商業化運作,目前申萬指數已成為國內最主流的指數產品,正式客户包括國內大量的知名投資機構以及騰訊、螞蟻金服等。
中信建投2019年發力新賣方業務,增加了諸如境外客户 上市公司 銀行 產業資本(各類主權基金/地方產業基金及投資平台)等。同時強調國際化視野及佈局,打通研究及市場,完善海外研究,與香港銷售業務協同,服務全球客户。
在研究領域,中信建投發揮研究員長尾價值,匹配行業認同度、上市公司關係、產業鏈資源、行業專家積累等,成為大機構業務的排頭兵。同時打造了諸如中信建投證券科創板論壇、中投論壇、首席大講堂·名家專場等高端論壇。
在機構銷售方面,中信建投強調打破產品分類思維、進入客户分類思維。打通大投行、代銷、交易、託管等機構業務產品,全面圍繞機構客户,多元化服務落地收入。
研究人才競爭激烈
2015-2019年,證券業協會註冊登記全國分析師人數分別為2278、2460、2663、2985和3382,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
以近兩年的變化人數來看,變化人數超20人的僅有華西證券和國盛證券兩家中小券商,分別為30人和25人。從同比增長情況來看,排名靠前,超50%的均是中小券商,但大多都是從零起步,發力研究業務。也就是説,分析師人數的擴容,主要都是來源於中小券商研究業務的發力。
2019年3月,屈慶已正式從華創證券離職,轉投江海證券,任職首席經濟學家、聯席副總裁。
2019年5月,原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已經正式加入中銀國際,擔任中銀國際研究部總監及首席策略分析師。
2019年12月,東方證券研究所原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竺勁入職中信建投證券,擔任房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兼地產金融組組長,成為該研究所年內招募的第六位“明星”首席分析師。
此前,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岸元,機械兼建材首席分析師、高端製造組組長呂娟,傳媒互聯網首席分析師楊艾莉,交通運輸首席分析師韓軍等業內知名分析師以及多名首席核心助理已經相繼入職。
武超則在去年年底表示,“引入知名分析師和優秀銷售的KPI已經完成”。
在引入人才的同時,也有券商另闢蹊徑培養“外援”。申萬研究所2019年完善了“行業精英班”、“投研特訓營”、“外灘研學堂”三大系列課程,發揮人才培養體系優勢,為中國資本市場輸送優秀人才。
人才培養和引進備受中信建投研究所重視。2019年,中信建投一方面調整優化人員結構:主動淘汰收入成本比低效分析師,引入重要行業知名分析師。加強中台及銷售人員投入及佔比。
另一方面,中信建投研究所優化了行業覆蓋:鼓勵分析師覆蓋更多的研究領域。目前研究發展部已實現了申萬一級行業的全覆蓋。未來需要按照新的行業需求,市場化設置研究領域。